*******,豈因福禍避趨之!
這句話一出,全場文官,不由都為之震撼!
這是一種多么寬廣的胸襟,這是一種多么無私的情懷!
那些武將心里,也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他們覺得,蜀王雖然不是像他們一樣上陣殺敵,但是他做的事情,和他們上陣殺敵是一樣一樣的!
蜀王,真是好樣的!
只有李世民,聽過李愔的話之后,又是欣慰,又是擔憂。
這孩子,這些話,讓那些做臣子們做到就可以了。
你可是皇子,難道不明白千金之子行不危墻、坐不垂堂的道理嗎?
不過李世民馬上就醒悟過來。
愔兒這么聰明,又怎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原來愔兒并不止是為了那些百姓,更是為朕解憂啊!
愔兒,真的不愧是真的好兒子啊!
想到此處,李世民不由心潮澎湃地說道:“愔兒,既然如此的話,那你收拾妥當之后,就帶著護衛軍,到益州之官去吧。”
李愔沉聲說道:“是,父皇,兒臣三日之后,便可出發!”
李愔早在為去封地做準備了,店鋪還有其他首尾,已經基本處理妥當。
只不過,他也沒料到,會走的這么快罷了。
更沒有料到,自己一心想去偏遠的地方,像是蜀地這種地方,那就更好了。
因為蜀地這個地方夠亂,自己去了之后,可以操作的地方很多。
之前的時候,李愔還苦于想去而不能去,而為之扼腕嘆息。
但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王信居然這么好心,不惜余力地將他推了過去!
以至于李愔對五姓七望極為憎惡的情況下,在這件事情上,都對王信心存感激。
王信還有王家,真是好人呢!
就在此時,王信忽然再次站出來說道:“啟稟皇上,蜀王雖然有博古通今之略,經天緯地之才,然而畢竟年幼。臣推薦權萬紀為其府上長史,權萬紀為人剛正不阿,一身正氣,正好可以輔助蜀王!”
你麻痹!
聽到王信這話,李愔剛剛對他升起的一點感激之心,頓時蕩然無存,差點當場就忍不住潑口大罵起來。
這個王信,真不是東西,黑心爛腸的東西,簡直壞到家了。
這個權萬紀,原本是李恪的長吏,因為正直有節,李世民非常欣賞,就讓他去管教不聽話的李佑。
現在李佑府上擔任長吏一職。
李佑可是和曾經的李愔同一個級別的紈绔,權萬紀去到之后,將李佑管制的痛不欲生,不得不向其讓步。
但是,李愔其實是了解權萬紀這個人的。
這個人天生心胸狹窄,睚眥必報。
當初李佑造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權萬紀逼迫過甚,不斷向李世民打小報告。
最終,李佑忍無可忍,殺掉權萬紀造反。
這是個能把皇子逼反的猛人!
如果身邊跟著這么一個人的話,到時候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有所掣肘啊!
想到此處,李愔不由趕緊說道:“啟稟父皇,兒臣府上已經有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