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德不耐煩和林抉這老狐貍兜圈子,直接開門見山,將自己內心的不滿表露出來。
聽到趙有德的話,林抉不由微微一笑說道:“趙家主,這益州,自然是大都督最大!但是好歹我林某,也在益州做了十年的刺史。這益州的事情呢,可能并不像是大都督想象的那么簡單吶!”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的確是趙縣令做的過了,被大都督抓住了把柄,要想保下趙縣令,真的不容易啊!這上上下下,不知要打通多少關節!”
哼!
這貪得無厭的老狐貍!
不過好在這林抉也有一宗好處,那就是,只要收了錢,他就真給你辦事兒,這一點的口碑是相當不錯的。
想到此處,趙有德不由說道:“林刺史,您放心好了,我趙家,絕對不會讓您白幫這個忙。這一次呢,我帶來了十萬錢,您先用著。還差多少,事后我趙家自然會雙手奉上。”
林抉不動聲色地說道:“十萬錢,應該也差不了多少了。有不夠的,本刺史就先給你補上,等事后再問你們要便是了。”
……
第二日一早,得到通知的王孝通就趕了過來。
王孝通此時的算學成就,可以說是大唐第一,就算比之李愔,那也是不遑多讓。
并且,在長安城的時候,王孝通就組織過戶部賬簿的核算工作。
對于核算賬簿,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而區區一個縣的賬簿,又能有多少?
王孝通表示,最多需要三天的功夫,他就能將所有的賬簿全部核對完畢。
就在王孝通正在核對賬簿的時候,刺史林抉趕了過來。
來到之后,林抉問過好,和李愔寒暄了一陣之后,然后對李愔說道:“大都督,下官有事要向大都督稟報,咱們借一步說話?”
李愔意味深長地看了林抉一眼,說道:“好啊!”
很快,兩人來到旁邊的靜室之內。
李愔不由問道:“林刺史,不知你有什么事情要說?現在可以說了。”
林抉不由說道:“大都督,不知你怎么處置趙縣令?”
李愔淡淡地說道:“趙縣令草菅人命,貪贓枉法,自然是從重處置了!”
聽到李愔的話,林抉不由恭聲說道:“大都督,有句話,下官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愔微微一笑說道:“林刺史但講無妨。”
林抉說道:“大都督,益州之地,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的是,這里的情況極為復雜。既和吐蕃、吐谷渾還有南詔接壤,土流混雜,在這里,很多事情的開展,都需要用到世家。”
“沒有世家的幫助,政令很難徹底執行下去。甚至就連稅收,都是這些世家幫著收起來的。所以,在這益州,最好還是和世家搞好關系。不然的話,工作很難開展啊。”
“再者說,這趙縣令,其實也不過是一時疏忽,判了一個錯案罷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過能改,善莫大焉!對于下屬,我們不但要鞭策,也要適當的給他們機會嘛!”
李愔沉聲問道:“林刺史這意思,就是世家不可得罪?得罪了世家,就算本王為大都督,也沒辦法掌控益州?還有,這趙縣令可不僅僅是判錯了案子而已,本都督正命人查他的賬目,他的賬目,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