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民夫,這才不舍地將書遞了過來。
接過這本三字經之后,魏征先看了看封面。
發現編纂人,赫然便是蜀王。
怪不得沒聽說過這三字經得名字,原來這是蜀王新寫出來的書啊!
接著,魏征打開封面,看起了內容。
里面的內容,竟然是注音版本的,后面還有注釋。
拼音,魏征也經過一番學習。
自然明白,有了拼音之后,就算是不識字得人,也能通過拼音認識這些字。
這本三字經得內容,本來就是節選的版本,唐朝之后的內容,自然不能夠出現在上面。
魏征看書的速度,又非常快,因此,不過一時三刻,魏征就將整本書都看完。
然后將書還了回去,道了聲謝。
看過這本書之后,魏征對這本三字經,更加的推崇。
原來在此之前,啟蒙書籍一直都是千字文。
但是魏征發現,這本三字經,比千字文更加適合啟蒙。
其內容,也更全面,更加的淺顯易懂,深入淺出。
不得不說,這位蜀王,真的是有大才。
這時候,魏征終于忍不住問出了一個問題:“敢問,你為何而讀書?”
聽到這個問題,這個年輕的農夫,本能的想要說,是為了工錢。
是的,他讀書識字的目的,就是為了工錢。
因為在益州,只要會讀書識字,會寫字,工錢就能翻倍。
聽說,如果會算賬,能當個賬房先生的話,工錢還會更高。
而他之所以趁著做工的間隙就讀書,目的,僅僅只是為了更高的工錢而已。
不過,就在話就要說出口來的時候,他忽然間猛然想到一件事情。
于是,原本已經來到嘴邊的話,被他再次咽了下去。
再次開口,所說的內容,已經發生了改變。
“老先生,我讀書的目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聽到這番話,魏征不由得再次悚然而驚,續爾竟然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整個大唐,能夠讓魏征敬仰之人,都是屈指可數。
沒想到在益州,在這民夫之中,居然就能碰到這一位。
這讀書的目的,實在是太過崇高。
崇高到,就連魏征,都升起到敬仰的地步。
而這,就是益州的教化。
誰敢說,益州教化不好?
離開這里之后,魏征整個腦海之中不斷回想著得,仍然是那四為句。
并且,這一路上,魏征看到,可不止一位民夫在看書。
而是有很多的民夫都在趁著歇息的時候,自發看書。
他們看的書,或是三字經、或是百家姓,或是千字文。
他們讀書的目的,都是那么的崇高。
整個益州的教化,竟然讓魏征,有種莫名感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