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拿到益州日報看完之后,無數人都為之心動不已。
此時,距離冬捕,已經僅僅剩下了八天的時間了。
七天之內,他們必須要趕赴益州,不然的話,必定趕不上這一次冬捕。
不過,現在往返益州,對他們來說,已經十分輕松。
有了火車,只需要半日的時間便足夠了。
而既然益州舉辦冬捕的活動,相信他們一定會安排火車出發的。
這幾日,每日都有人到火車站前去詢問,火車到底什么時候開動。
得到的答案,正是七日之后。
額,看樣子,這也是蜀王的安排。
七天的時間,留出盡可能多的時間來,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到益州去。
這幾日的時間,每一天都有無數人來詢問,并且購買火車票。
而根據每天賣出去的火車票的數量,就能大體推斷一下這一次要到益州去的人數。
經過計算,就連負責這件事情的程處亮,不知不覺中都被嚇了一跳。
原來,這幾天,每一天賣出去的票數,都呈上升狀態。
光是第一天,就賣出去了足足七百多張票。
第二天直接翻倍,一千四百張。
乖乖隆地咚,這兩天的時間,就兩天多張票啊?
這七天時間,難道能賣出去七八千張票?
有七八千人要涌入益州去?
這,這是什么概念?
這,這是,這特么的拉不了啊!
火車設計的是標準車廂,不過李愔將座位改的窄了一點。
客車的車廂,一共15節。
標準車廂的裝載人數,每節車廂定在118人。
而李愔將車廂設計的能夠承載200人。
當然了,這15節車廂里面,還有一節餐車,一節行李車。
而程處亮一算,十五節車廂滿打滿算才能拉三千人,要再去掉餐車和行李車,那就更拉不了了。
那咋辦呢?
得,餐車和行李車,統統取消,都拉人。
可是,看著樣子,三千人也擋不住啊。
再多出來的人咋辦呢?
程處亮一時間不由為難起來。
不過,程處亮這貨,雖然平時笨了一點,但是也有聰明的時候。
這一次,很快就被他想到二樓主意。
裝不下?沒有座位?那就讓他們站著就得了唄!
十五節車廂,能裝載三千人。
再加上站的人,起碼能裝六千人!
對,就這么干!
嗯,沒有座位的人,車票減半好了。
結果,六天之后,六千車票已經銷售一空。
而后面,仍然有人在買車票。
這,這可咋辦呢?
程處亮一琢磨,要不,干脆座位底下再趴一些?
然后賣到中午的時候,一算,咳,趴票好像也賣光了。
但是還有人,咋辦呢?
最后程處亮一咬牙,得干脆賣吊票!
于是,火車上開始出現了上百個繩索弄成的吊票。
這也算開了賣票的先河,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