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又怎么會騙他們呢?
既然蜀王說能行,那就必然能行!
這樣的話,那以后,他們可就不愁糧食不夠吃了。
他們似乎已經看到,好日子正在向他們招手。
這些百姓的臉上,都掛上了喜悅的笑容,嘴角都合不攏。
甚至好多老人,喜極而泣,蹲在地上嗚嗚地痛哭起來。
“嗚嗚,終于能過上好日子了!”
“是啊,有了這冬小麥,有了地瓜、玉米和花生,以后再不用怕餓肚子了!”
“咱們的好日子,要來了啊!”
“這一切,可都是蜀王帶給咱們的,咱們可不能忘本啊!”
“那還用說?咱們要是忘本了,那還算是人嗎?”
收割完麥子之后,接下來就是打麥子,入倉。
接下來,就是種植地瓜、玉米和花生這三種新型農作物。
而李愔收割起來的這些冬小麥,決定當做重量,在整個劍南道推廣。
推廣的價格,只是比普通的小麥價格,高了兩成。
產量這么高,價格又這么便宜的小麥種,引起了劍南道百姓的瘋狂搶購。
好在今年的收成相當不錯,整個劍南道的百姓,都用不了這么多的種糧。
剩下來的,李愔直接出售給了其他地方的百姓。
相信用不幾年時間,這些麥種就能在整個大唐流傳開來。
當然了,這麥種,留上幾年,就不純了,畝產量為大幅度下降。
以后,李愔也不準備直接從商城里購買種糧了。
這個工作,李愔都交給了農業專家楊明照。
楊明照就負責種糧的培育,還有如何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任務。
以后,益州還將會成為整個大唐的種糧培育基地。
整個大唐的百姓,都會購買益州培養出來的種糧。
這種全方位的領先,會讓益州逐漸成為大唐最繁華的城市。
其實,現在越來越興旺的旅游業,就已經給益州帶來了太大的變化。
隨著益州月報主編夏云天的不斷推廣,益州的旅游景點也是越來越多。
旅游業的發達,讓整個益州的百姓,都跟著收益。
像是小河村的村民,自然是不需要說了。
整個村的人,都因為旅游業,做起了各種各樣的生意。
光依靠這些生意,他們的收入,就要遠遠高于種地收入。
至于其他的百姓,因為旅游也的帶動,像是旅店、餐飲、運輸等等,帶來了無數的商機。
那些頭腦靈活,而有有點本錢的人,早就賺的盆滿缽滿。
就算那些木訥老實的,不會鉆營這些生意。
但是現在益州的繁榮,也帶來了無數的工作機會。
他們只要肯干,就不愁賺不到工錢。
短短一年的時間,整個益州的人均收入,起碼翻了一倍,甚至都不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