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一次再攻打進來的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吐谷渾國內,一片動蕩,好多邊境的百姓,紛紛逃離。
而此時,吐谷渾的可汗伏順,也是又驚又俱。
伏順此人,是親近大唐,對大唐有畏懼的。
他不像是他父親那樣,野心勃勃。
說穿了,就是這個人性格有點軟。
因此,在聽到吐蕃將要入侵他們吐谷渾的時候,伏順十分畏懼。
上次和吐蕃一戰,他們的三萬兵馬,幾乎全軍覆沒。
而大唐的進攻,再次讓他們損失了一萬多士兵。
而他們吐谷渾,滿打滿算,也就五萬多兵馬。
兩場戰役,已經讓他們死的差不多了。
現在吐谷渾內部,倒不是沒有青壯。
但是已經非常稀少了。
如果再將這些青壯全部都拉出去打仗的話,一旦敗掉,他們吐谷渾就真的沒有青壯了,那距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伏順憂心忡忡,十分懼怕。
這時候,伏順的妻子對伏順說道:“可汗,吐蕃要來攻打我們,既然我們抵擋不了,為什么不向大唐求救呢?要知道,我們是大唐的附屬國啊!”
聽到妻子的話,伏順的眼睛一亮,不過很快便沮喪地說道:“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等到大唐發兵,只怕已經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到時候,只怕我們早就已經亡國了啊!”
額,大唐發兵,的確做不到那么快。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吐谷渾就是這么亡國的。
而伏順的妻子則是微微一笑說道:“可汗怎么把劍南道節度使蜀王殿下給忘了呢?”
這一次,伏順臉上,終于露出歡喜之色。
沒錯,蜀王殿下和他們,近在咫尺,如果蜀王肯發兵援助他們的話,一定沒有問題的。
于是,伏順馬上準備了一份厚禮,然后派遣使者,迅速趕往益州,向蜀王求救。
這一次,伏順是真的害怕。
派出的使者,日夜兼程,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來到了益州,向益州發出了求助。
而接到吐谷渾可汗伏順的書信之后,上官儀臉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這一切,只怕都是殿下的手筆吧?
嗯,散布消息說吐蕃要攻打吐谷渾。
而此時吐谷渾境內,根本就沒有多少士兵,根本就沒辦法抵擋吐蕃的攻勢。
如此一來,吐谷渾勢必要向他們求救。
然后他們順理成章地派遣士兵,進入吐谷渾境內,幫助他們抵御吐蕃的進攻。
不過,我們既然出兵了,難道吐谷渾能白白讓我們出兵不成?
兵餉還有糧草,要由你們來負責吧?
這一次,還真的是吐谷渾主動把他們給請進去的。
但是,等到吐谷渾境內安全之后,他們就要退軍了吧?
怎么能做到長期駐扎在吐谷渾境內,讓吐谷渾一直出錢幫他們練軍呢?
盡管上官儀足智多謀,仍然想不到怎么才能做到這一點。
不過既然殿下想出了這個主意,就肯定有辦法做到這一點,自己只要拭目以待就好了。
接到吐谷渾的求助之后,劍南道方面,并沒有第一時間答應他們的請求。
如果答應的太痛快的話,反倒是不會讓他們感覺到珍貴。
等吐谷渾的使者,再三懇求,許諾下種種好處之后,劍南道方面,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
吐谷渾使者大為驚喜,連忙回去向他們的可汗回復這一好消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