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后他們才發現,原來背躍式,并不向他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最起碼的,并不是幾次之內就能熟練起來的。
果然,第九名運動員,在第一次用背躍式成功跳過一米六高度的那名運動員。
在第二次挑戰一米七的高度的時候,也是以失敗而告終。
這一次,他因為發力方式不對,腳重重的砸到了桿上。
如果按照實際的高度的話,不會超過一米五。
比賽一輪輪的過去。
當無論全部結束之后,前三名也隨著誕生。
第一名是宋超,跳出了兩米二的高度。
第二名是孟虎,以兩米一的高度摘取了亞軍的寶座。
第三名赫然便是第九名上場的那名運動運,他一米六的成績,保持到了最后,成為季軍。
冠軍誕生,現場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
現場的觀眾,真的是玩嗨了。
他們根本沒有料到,原來看運動會會這么刺激,這么過癮。
他們之中,好多人嗓子都喊啞了而不自知。
真的是,太激動人心了!
接下來的比賽項目,是跳遠項目。
跳遠項目,同樣是有五次機會,取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作為最后的成績。
這一次,大唐的兩名運動員,直接被排在了最后。
當比賽開始之后,其他十五國的運動員,都是站在原地起跳。
成績最好的,也就兩米四五的成績。
這個成績,在立定跳遠之中,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最后,該輪到大唐的運動員上場。
然后其他十五國的運動員,就驚愕地看到,大唐的運動員,居然在向后退。
一直退了七八十步的距離,然后開始奔跑,速度越來越快,到了坑前,猛然起跳,直接跳出了六米多的好成績。
這個成績,幾乎是他們的三倍了!
但是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裁判竟然將他的成績記錄了下來。
可是,怎么能這樣?
我們都是站著立定跳遠,怎么到了大唐的運動員,就改成了可以助跑的了?
這么玩,那還比個毛線啊?
原來,這十五國的運動員,因為比賽將近,都在緊張地作著比賽前的各種預熱動作。
所以他們并沒有關注上一場的比賽。
如果他們有關注上一場的比賽的話,一定不會問出這種問題。
“裁判,他犯規,他跑了!”
“對,他犯規了!他的成績無效啊!”
“只能站著跳,不能跑的!”
這時候,裁判板著臉,拿出規則來說道:“請你們看好跳遠的規則,規則上說,起跳點不能超過起跳線,落地之后按照最后面的落地軌跡計算。請問,他哪一點違反規則了?”
“可是,他跑了!”
“規則上,也沒說不讓跑啊?”
跳遠本來就是要有助跑的,而規則又是李愔設定的,他自然不會加上不能助跑這個規則。
當然了,可以助跑也是不需要加上去的。
怪就只能怪其他十五個國家的運動員笨,根本就不曾想到這一點而已。
“可是,可是我們都沒跑啊!”
“你們也能跑啊?誰也沒攔著你們啊?比賽繼續!再有疑問者,將取消比賽資格。”
俗話說的好,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
在大唐裁判如此強勢的情況下,其他十五國的運動員,很快就慫了下來。
而現場的觀眾看到這一幕,頓時與有榮焉。
那種智商上碾壓的感覺,看的他們非常爽,非常過癮,非常痛快。
看,這就是我們大唐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