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派出的斥候,居然在各個方向上都有斬獲。
他們將大唐在各個方向上的駐兵情況,居然摸了個一清二楚,甚至就連有多少兵力,都有詳細的數字。
這種情況,讓韋立德大喜過望。
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有了這些情報支持,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夠用最小的代價來贏下這場戰爭!
當然了,韋立德所不知道的是。
他們有經驗的斥候,在一批已經被斬殺的差不多了。
第二批派出去的斥候,是臨時從軍中挑選出來的。
這些斥候,本身并沒有多少作為斥候的經驗不說,并且因為第一批斥候大量的死亡。
直接導致這一批斥候,根本就不敢深入刺探,實地考察。
他們獲得的情報,大多數都是混跡在各處的城鎮之中,在人群之中聽來的消息。
然后他們根據這些消息,也曾遠遠地進行過證實。
發現那些駐地,絕對有大唐軍隊的存在。
至于這些軍隊到底有沒有那些人數,他們就不得而知了。
而作為主將的哈立德,對這種情況,沒有絲毫的覺察。
額,主要是因為,他以前所碰到的敵人,從來都沒使用過這樣的手段。
如果他早一點碰到蜀王的話,說不定就不會對手下的斥候,如此的信任了。
根據這些情報,哈立德迅速做出部署。
對于大唐的排兵布陣,哈立德承認,他們還是有一些能力的。
如果沒有摸清楚他們排兵布陣的情況的話,說不定還會給他們制造一點麻煩。
可見,這大唐的蜀王,并非是浪得虛名,還是有一點本事的。
但是,誰讓他碰到了被稱作安拉之劍的自己呢?
韋立德決定,這一次將戰役集中在金雞山上。
金雞山,其名不見于地圖,是座不知名的小山。
只有他們的軍中地圖中,才會有所標注。
這座山雖然不大,但是地處要塞,極為險要。
更重要的是,大唐在金雞山上,囤積了兩萬兵馬。
哈立德決定,在金雞山外,將大唐大軍團團圍困住,然后圍點打援。
金雞山上,固然是一處吞并的好地方。
但是這大唐的蜀王,未免算錯了一點。
那就是,這金雞山上,樹木茂盛。
一點著火的話,山上的駐軍,必定會被燒個片甲不留的。
當然了,為了吸引他們的援軍。
韋立德不能著急燒山,要先圍困做做樣子。
等大唐的援軍到來之后,先殺援軍,然后燒山。
這樣就可以一箭雙雕,一舉兩得。
計議已定,韋立德迅速下達命令,命七萬大軍分頭行動。
而就在韋立德大軍開動的時候,大唐方面,也在不斷的排兵布將。
現在最忙的,要數金雞山上駐扎的五百大唐大軍了。
金雞山,就是大唐拋下的一個誘餌,自然不可能一點兵力不安置。
如果一個人都沒有的話,韋立德也不是傻子。
等他大軍到金雞山之后,馬上就能看出破綻出來。
到時候,他自然不會傻乎乎地待在原地,而是會馬上撤退。
在金雞山上,若隱若現的軍營已經布置好。
如果不仔細看的話,絕對發現不了。
如果仔細看的話,絕對能夠發現,嗯,這些軍營,大約能駐扎兩萬人的軍隊。
這還只是他們需要做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他們必須要構建一些防事。
五百人,要裝出兩萬人的氣勢來。
大食的大軍,必定會做出圍點打援的選擇。
但是他們不能讓大食大軍看出太多的破綻來。
雖然大食大軍,不可能全力攻打,但是他們只要也要表現出他們應有的抵抗。
當然了,前面兩點都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