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看到李世民和他身邊的幾人,尤其是一連鬧腮胡,五大三粗,滿臉橫肉,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的程咬金之后。
臉上不由露出畏懼感,連忙說道:“我來自丘山國。”
“我來自吐蕃。”
“我來自龜滋國。”
李世民不由好奇地問道:“你們不是大唐子民,又不能參加科舉,你們為什么還要這么刻苦學習呢?”
“大唐如此繁榮昌盛,如此強大,難道不都是因為這些科學知識嗎?”
“在和大食的戰爭中,如果沒有蒸汽三輪的話,大唐又怎么會贏的如此酣暢淋漓呢?”
“而我們國家,什么都沒有。現在,我只有刻苦學習,將學到的知識,回國傳播。”
“只要我們國內,有越來越多的科學人員出現,我們的國家,才會變的更加的繁榮富強。”
“我覺得,我們的校長有句話說的非常好,科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力!”
聽了這些留學生的話,李世民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回去。”
此時,李世民已經沒有了繼續逛街的心思,而是轉身向回走去。
而程咬金等一幫老貨,雖然還沒逛夠。
但是他們也看出來,皇上今天不太對勁,因此也沒有人頂嘴,乖乖地跟著李世民返回。
到了第二日,李世民不由找來李愔,對李愔說道:“愔兒,昨日那些留學生的話,提醒了父皇啊。”
“我們大唐的科技,其他國家奉為圭臬,視為至寶。而我們自己呢?卻棄之如敝履!”
“這樣下去的話,豈不是會遭到別人的恥笑嗎?”
“到時候,其他國家的科技越來越強,而我大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們被他們超越!”
“朕,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對了,愔兒,我會是不是將科技封鎖起來,嚴禁科技流傳到其他國家去?這樣的話,他們豈不是永遠都追不上我們嗎?”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愔心里非常開心。
因為,父皇終于意識到科技的重要性了。
在這一點上來說,李愔倒是要謝謝昨晚的那幾個留學生了。
李愔不由說道:“父皇,其實這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并且,只要我們進行推廣,想要封鎖,也是沒辦法進行封鎖的。”
“并且,有越多的國家的人,來我們大唐學習,就能為我大唐培養更多的人才出來。”
聽到李愔的話,李世民不由不解地說道:“可是,他們學成之后,都是要回國的,怎么可能會是為我大唐培養人才呢?朕還覺得應該進行封鎖的好。”
李愔微微一笑說道:“父皇,你想想看,那些到我大唐來留學的留學生,他們家鄉的條件,哪里比得上益州呢?”
“對于那些成績優秀的留學生,我們可以用優厚的待遇將他們留下來。我們甚至可以給他們分配房子,讓他們加入我大唐的國籍。”
“兒臣想,面對這種條件,是很少有留學生能夠拒絕的了的!這樣一來,這人才,豈不是為我大唐培養的嗎?”
聽到李愔的話,李世民不由有些心動。
不過還是皺眉問道:“可是,朕還是覺得,會有很多真正的人才,是不為外物所誘惑。這些人才,我們豈不是要錯失了嘛?”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愔不由微微搖頭。
父皇還真是貪心啊,想將所有的人才,全部都一網打盡。
不過,這也符合他的人設啊!
有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視察御史府,也就是科舉考進士的地方,看到許多新進取的進士魚貫而出。
李世民不由得意地說道:“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那時候針對的,還是大唐。
而現在,針對的則真正是天下的英雄了,恨不得能夠將天下人才,一網打盡。
李愔不由微笑著說道:“父皇,這些人才,他們學習了科技之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兒臣認為,絕大多數的人,他們學習了先進的科技,還是要進行研究。”
“但是,他們回國之后,根本就沒有任何科技研究的基礎。”
“從有到無,建立起這些基礎的話,恐怕他們一輩子的時間,都未必能夠做到。”
“所以,那些有志于研究的人才,最好的選擇,就是留在我大唐。”
“當然了,絕對不能排除真的有人才,一心一意的回國發展。”
“但是,這種人必然少之又少。并且,他們就算回國發展,一個人,發展速度,又怎么可能比的上我們大唐的速度呢?”
“所以,偶爾的幾個漏網之魚,根本不足為慮。”
其實,這就是后世超級大國米國最喜歡做的事情。
他們不但自己培養人才,更喜歡的,是從其他國家不斷挖掘最厲害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