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制作好之后,還需要上漆,然后放在一邊晾曬好幾天的功夫,再涂上桐油等等。
六個熟練工,需要埋頭苦干一個月,才能制造出一條船來。
造一條船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可見一斑。
光是人工所帶來的成本,就相當可觀。
而李愔現在要制造的,是鐵船,或者是鐵包木。
在原料成本上,其實不相上下,甚至鐵船成本反而要低上一些。
因為這些船體,都可以用模具生產出來,然后用切割機進行切割。
而在工藝和制造成本上,鐵船就要節省下來太多了。
當然了,鐵船有鐵船的弱點,那就是不耐腐蝕。
用的時間長了,鐵會生銹。
對于這一點,李愔也就解決的辦法,那就是用最好的防銹漆。
大唐的工藝自然做不到這一點。
不過不要緊,防銹漆的制作工藝,這些都是可以從系統里購買的到的。
整整兩個月的時間,真的讓李愔好一通忙活。
畢竟,無論是四輪馬車的構造,還是制造鐵船。
這在大唐都還是頭一遭,那些招收來的匠人,哪怕是熟練工,以前有過這方面的經驗的。
現在都是一頭霧水。
因為這兩樣,可都是新興事物。
李愔雖然拿出了圖紙,但是如何組裝,如何生產,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李愔在這里盯著。
四輪馬車這邊,也就罷了。
因為各種零件生產出來,第一輛馬車生產出來,他們在試驗之后,然后驚奇的發現。
這四輪馬車,果然是很好用。
轉向的時候,十分輕松,沒有市面上那些四輪馬車那樣的笨重。
而造船廠那邊就不一樣了。
在這之前,可是從來都沒出現過鐵船啊。
其實,鐵船的工藝,對這個時代來說,雖然稍微復雜了一些,但是也并非制造不出來。
可是,為什么這個時代,鐵皮船一直沒有問世呢?
甚至在整個世界范圍之內,都要推遲到二百多年以后,直到西方工業革命開始,才有鐵皮船問世?
那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首先從心里就覺得不能用鐵來造船。
用鐵的話,必然會沉到水里去。
而李愔成立的造船廠也是一樣,當李愔招聘來的工人,聽說要制造鐵船的時候,一開始他們是拒絕的。
因為他們從內心深處認為,鐵皮船入水就會沉底,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這些人,都是在李愔的命令之下,被逼無奈才開始制作鐵皮船。
用了幾日的功夫,終于制造出一艘鐵皮船之后。
李愔命他們將船放入河里試航,測驗一下鐵皮船的功能。
那些工人都是拒絕的,因為他們害怕一入河就會沉底。
又是在李愔的命令之下,他們才將鐵皮船投入到河里。
結果令他們無比震驚的是,這鐵船居然并沒有沉底,而是輕飄飄的飄在河面上。
這?這怎么可能?
這可是鐵的啊喂,也就船艙里用了一點木材,它怎么可能會漂浮在河面上呢?
這,不科學啊!
而被選出來試航的人員,盡管看到鐵船好好兒的在河面上漂浮。
他在上船的時候,還是小心翼翼的,唯恐翻船。
不過,當他上船之后,很快便是發現。
這鐵船十分輕盈,倒是比木船更加的靈便。
原來,鐵船真的能夠下河啊!
怪不得殿下會讓他們制造鐵船呢!
這鐵船制作起來,可是比木船快多了。
木船六個熟練工才能制造一艘,而鐵船呢?一個人一個月都能制造五六艘。
熟練之后,估計速度還會更快。
當然了,這鐵船的制造,其實也是流水線的作業模式。
一個人一個月五六艘,是指的平均速度。
兩相比較的話,制造鐵船,可要比制造木船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