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
他們薛延陀士兵的士氣,不可能一直保持在最巔峰狀態。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想到這里,薛延年不由說道:“好,既然你們都同意出兵,那我們就出兵,一舉拿下大唐的二十萬大軍!”
薛延華、薛延禮、薛延壽,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眼睛里看到了喜色。
薛延年不由接著說道:“如果大舉進攻大唐呢?策略我已經想好了。”
“現在大唐已經被我們給打怕了,不敢和我們正面交鋒,一直龜縮不出。”
“現在我最怕的事情,就是一旦我們大舉進攻,他們退回到朔州去,那么我們就會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逼著他們不得不和我們決戰!”
“我的辦法就是,以無名山為中心布局!無名山,是他們囤積糧草的地方。他們的糧草,基本上都屯放在此!”
“而無名山的位置,恰好在中間。我的建議是,我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我們明面上做出大舉進攻的準備。”
“暗中則是派一支大軍偷襲無名山,將無名山圍困住。”
聽到薛延年的話,薛延華不由皺眉問道:“軍師,那我們豈不是要被反包圍了嘛?無名山四周,都是唐軍。如果他們四面合圍的話,這支大軍,根本就沒辦法逃出來啊!干嘛不直接燒毀他們的糧草呢?”
燒毀糧草,自然要比圍困容易許多。
燒毀糧草,甚至少量的士兵,采取偷襲的方式,都能夠完成任務。
但是圍困,那就要困難許多了。
無名山的地勢,沒有那么險峻,但是如果想要強攻的話,至少也要三倍于對方的兵力。
無名山的唐軍,大概在三千人。
那么他們至少要派出一萬人才行。
而這一萬人,萬一被大唐包了餃子,那么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次重大的損失。
因此,他們不能理解,為什么軍師會采取包圍的策略,而不是直接放火。
放完火就跑多刺激啊?
聽到薛延華的話,薛延年微微一笑說道:“很簡單啊!因為我們要采取的策略就是圍點打援!”
“如果我們一把火燒掉他們的糧草的話,他們就只剩下退軍一途。”
“但是,如果我們將糧草圍困住,但是并沒有被燒毀,你說,他們會不會派兵來救呢?”
這個,幾乎是一定的!
糧草對于軍隊的重要性,根本是不需要說的。
如果糧草真的被燒毀,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那么唐軍絕對不會選擇和他們硬拼,絕對會選擇無奈撤退。
但是圍而不燒的話,相信唐軍一定會派兵來支援。
到時候,他們就可以圍繞無名山,來打一個圍點打援。
逼迫大唐和他們展開決戰!
聽完薛延年的解釋之后,薛延禮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說道:“軍師,還是你老奸巨猾!還是你壞啊!”
我了個大槽的!
你家都是這么夸人的嗎?
不會夸,就別夸。
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
……
計議已定,第二日的時候,薛延陀一改常態,直接選擇大軍壓境。
而大唐見狀,無比的凝重,依托工事,抵抗薛延陀的進攻。
而暗中,薛延年則是命令薛延紅帶領一萬大軍。
悄然穿過大唐因為退防而露出的一個防守盲區。
這個防守盲區很小,很短暫,但是卻是被薛延年及時的抓住了機會。
而薛延年不止派出了薛延紅,并且還派出了薛延壽。
當然了,薛延壽并沒有跟隨薛延紅一起圍攻無名山。
畢竟兩人的兵力足足有十萬,這么多兵力,就無名山那點地方,根本就擺放不開。
薛延壽帶領自己本部的五萬兵馬,還有薛延紅剩下的四萬兵馬,在外面潛伏。
準備隨時發動進攻,里應外合攻擊大唐軍隊。
此時,外面薛延華的十萬大軍壓境,一直在壓迫大唐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