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像是薛延紅這樣的將軍,每個人才有可能配備一把。
但是眼前的大唐騎兵,卻是每個人都配備著這樣的陌刀啊!
雙方的兵器交鋒,他們手中的長刀,直接應聲而斷。
并且對方似乎并沒有耗費多大的力氣,陌刀余勢不減,直接砍到薛延陀騎兵身上,下場,自然是一刀兩斷。
當然了,戰場上,絕對不可能都是一對一,也沒有可能有所謂的公平公正。
戰場上很多的場景是,兩三個薛延陀騎兵,同時圍殺一個大唐騎兵。
而他們的長刀斬到大唐士兵身上的時候,竟然發現,一刀下去,居然沒有斬破人家的盔甲。
而大唐騎兵,則是手起刀落,簡直就是一刀一個嚶嚶怪——額,是一刀一個薛延陀騎兵。
當然了,大唐騎兵身上的盔甲,并不是真正的斬不破。
但是想要斬破,如果不是用盡全力劈砍的話,至少需要兩三刀同時砍在同一個位置,才能砍破。
而戰場上的招數,都是簡單直接,招招斃命。
根本就不可能每一招都拼進全力劈砍,如果這樣的話,只怕也根本支撐不了幾刀。
所以,剛一交手,根本不習慣大唐騎兵戰斗力的薛延陀騎兵,頓時死傷一片。
當然了,這不是說,大唐騎兵有了堅固的盔甲之后,就不會受傷。
雖然長刀很難破防,但是沖擊力還是有的。
大唐騎兵依然會受到沖擊力,會受內傷。
但是一副這樣的盔甲,足以保證大唐騎兵多出一條命,甚至多出幾條命來。
戰場的局面,在短時間內,就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當然了,和薛延紅事先猜測的相反,這一邊倒,是他們被大唐殺的一邊倒。
這支大唐大軍,和前幾天他們所看到的大唐隊伍,完全就是兩支截然不動的隊伍啊!
可是,他們差別怎么這么大呢?
薛延陀的騎兵,倒下的速度太快。
這讓好多薛延陀的騎兵,都快要被殺到崩潰了。
戰場上廝殺的情況,讓他們有種,雙方士兵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的感覺。
中軍的薛延紅,此時瞇縫起了眼睛。
他心里非常清楚,他派遣出去的,襲擊大唐騎兵的先鋒軍,很快就要潰敗了。
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除非是絕對的精銳部隊。
普通隊伍,一旦損傷超過兩成,就很容易發生潰敗。
一旦潰敗的話,后果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面前這支大唐騎兵的戰斗力,實在是太強了。
如果前幾天出戰的是這一支大唐騎兵的話,相信他們薛延陀騎兵,絕對會一敗涂地,根本就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可是,既然如此的話,當時大唐為什么沒有派遣這支大軍上場呢?
忽然之間,薛延紅心里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似乎,大唐在給他們挖坑啊!
這時候,要想止住潰敗,唯一的辦法就是派兵增援。
但是對方的人數足足是他們的兩倍,戰斗力更是不知道超出他們多少。
如果增援的話,只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啊!
可是,如果不增援的話,等到先鋒軍潰敗回來,恐怕會讓整個大軍,都有被沖潰的危險。
思慮再三,薛延紅還是決定增派援軍。
很快,派出去的援軍就頂了上去。
而原本被殺殘了的隊伍,則是退回來修整。
而戰場上的形式,果然如同薛延紅所預料的那般。
剛剛頂上去的隊伍,對上大唐騎兵之后,戰場仍然呈現一邊倒的趨勢。
不過,所謂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
大唐騎兵的勢頭,已經有所收斂,不復最初那么勇猛的狀態。
就在薛延紅剛剛松下一口氣來的時候,忽然,一只兵馬從中間的位置,殺將過來。
原來程咬金早就盤算過了。
他雖然帶了兩萬騎兵過來,但是因為戰場的緣故,兩萬騎兵,根本施展不開。
因此,在開戰之前,程咬金就兵分四路。
趁著薛延陀士兵增援,混亂的時候,讓幾路士兵,趁機清楚多處障礙,然后一起殺將過去。
等到薛延紅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制了。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