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留下來的五萬多薛延陀士兵,全部選擇了投降。
李愔收繳了這些薛延陀士兵的盔甲和兵器,派人將他們押送回去。
最近幾年,大唐的發展速度很快。
大唐的人口,也在急劇的增長。
但是人口基數單薄,再者說,新增長的,可都是小娃娃。
至少還需要十年功夫才能派上用場。
現在大唐缺人啊,用工缺口非常大。
有了這些被俘的薛延陀士兵,真的是太好了。
到目前為止,已經俘虜了他們七八萬人之多。
相信以后還會有機會的,俘虜他們十萬人,絕對不成問題。
接下來,李愔命人打掃戰場,并沒有急著去追趕薛延陀大軍。
其實,對薛延陀,李愔并沒有很強烈的要滅他們一國的**。
薛延陀不太聽話,但是他存在,比他亡國,對大唐更有利一些。
因為一旦薛延陀滅亡之后,突厥就會趁機占領他們的地盤,迅速發展壯大。
大唐當然是不愿意看到突厥迅速崛起的。
有一個能夠抗衡突厥的部落存在,就相當重要了。
所以,李愔現在要做的,其實還是打疼薛延陀,多掠奪他們一些人口。
當然了,李愔也不會故意放水。
如果薛延陀真的沒有眼色,不知進退的話,哪順手滅了也就滅了。
對大唐和李世民來說,突厥是一個威脅。
對李愔來說,突厥再強大,無非就是個頭大一點的螞蚱罷了。
這些俘虜,李愔命哪些步兵押送會大唐。
而接下來,李愔則是決定帶領大唐的騎兵,繼續追趕薛延陀大軍。
不繼續追趕的話,怎么能掠奪他們更多的人口呢?
帶著步兵,會拖延他們的速度,肯定沒辦法追的上全是騎兵的薛延陀大軍。
當然了,全騎兵陣容,其實也有他的不足之處。
比方說,你這糧草就不好攜帶。
用騎兵運輸大軍糧草?
這有些不太現實。
所以,李愔很干脆的,根本就沒有過多的攜帶糧草。
每個騎兵,只攜帶七天的口糧和清水。
這樣,就不需要有專門的步兵運糧了。
至于七天之后怎么辦,自然是到薛延陀部落去補給了。
這正是以戰養戰的策略。
……
且說薛延陀大軍急匆匆的撤退,這一次,薛延年只帶走了七萬多薛延陀士兵。
出來的時候,足足二十萬大軍。
回去的時候,只剩下七萬大軍,并且,他們連帳篷糧食等軍用物資,統統都丟棄了。
這一次,絕對是一次慘敗。
這樣的慘敗,很有可能會讓他們薛延陀,一蹶不振。
大軍之中,被關押起來的薛延壽,也被一并帶上。
薛延壽身邊,有兩個他的心腹。
這兩個人,雖然因為薛延壽的大敗,而感覺到悲傷難過。
不過他們確是由衷的為他們的將軍感到高興。
“將軍,昨天,軍師明明只要隨便調查一下,就會知道,你說的都是真的,并沒有撒謊。”
“可惡的是,他并沒有這么做。而今天,他終于也嘗到了唐軍的厲害。他現在肯定知道將軍并沒有撒謊了吧?”
“這一次,軍師肯定會將將軍放出來,赦免將軍的罪責的。”
“就是啊,將軍明明說的都是實話。將軍的失敗,非戰之過,軍師親自指揮,不也是一敗涂地嗎?軍師肯定會把將軍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