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居然是喜歡大于怨恨。
這倒是讓李愔始料未及的事情。
其實,古代的人們是很頑強的。
在受災之后,有些地方的人,會主動遷徙。
從一個地區,遷徙到另外一個地區。
那時候,他們可都是從無到有,還不都是一點一點的過起來的嗎?
而薛延陀的牧民,雖然是被俘虜過來的,但是他們的起點,比那些自發遷徙的人們,已經高出了太多。
看到這一幕,李愔也就徹底放下心來。
……
在李愔的提點之下,狄仁杰發明出來的照相機,已經研發成功。
現在照出來的照片,基本上可以說是惟妙惟肖。
而就在這時候,狄仁杰忽然想起了一件陳年舊事。
記得自己剛剛拜師的時候,師傅曾經考驗過自己一次。
第一次,自己給師傅請安的時候,師傅問自己,來的時候有沒有路過書房。
當是自己回答有,師傅就問自己,書房上張貼的對聯是什么。
當時自己根本沒有留意,師傅就讓自己去看。
自己去看過之后,結果師傅并沒有問對聯是什么,反而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書房的門上,到底有幾顆釘……
然后,自己的表現是非常尷尬的。
而這件事情,對狄仁杰可謂是影響深遠。
從那之后,狄仁杰觀察事務就格外的仔細。
也正是因為這個好習慣,讓狄仁杰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當然了,狄仁杰印象更加深刻的,其實是第二天的事情。
當時的自己,還是太年輕氣盛啊。
第一天被師傅考校,心里非常不服氣。
第二天,他就想考校一下師傅。
結果在第二天和師傅一起跑步的時候,狄仁杰就問師傅,他們跑步的時候,經過一樹杏樹。
這樹杏樹上,到底停了多少只鳥?分別都有什么鳥?
狄仁杰可是事先就觀察好了的,他可不相信,師傅在跑步的時候,也能未卜先知,觀察這么仔細。
但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師傅微微一條,居然將現場給畫了下來。
不但哪幾只鳥都給畫下來,還都畫的惟妙惟肖,甚至連那些鳥的站位,都畫的絲毫不亂。
非但如此,竟然連那一株杏樹都畫的絲毫不差。
他還十分驚奇的拿著畫像,跑到杏樹之下一一對比。
然后吃驚的發現,師傅居然連杏樹的所有葉片,都絲毫不差的畫了出來。
那件事情帶給狄仁杰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讓狄仁杰直接將師傅驚為天人。
的確,這種隨便看一眼,就能記住所有細節。
絕對不是凡人能夠做到的。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狄仁杰有些回味過來了。
當初師傅畫的,哪里是畫啊?
這不就是照片嗎?
一個人畫的再像,又怎么可能一丁點細節都不差的?
原來,師傅從那時候開始,就擁有照相機了啊。
怪不得,前些日子自己興奮地向師傅顯擺他發明出來的照相機的時候,師傅絲毫都沒有感覺到興奮呢。
原來師傅早就有照相機了啊!
并且,師傅的照相機的像素,比他現在發明出來的照相機,清晰了可不止一點半點。
并且還是彩色的!
可是,師傅既然那么早就有照相機了,為什么沒有早一點把照相機的技術告訴自己呢?
如果不是因為一個科研人員無意中發現了感光現象的話,只怕師傅都未必準備告訴他們的吧?
沉思了半晌,狄仁杰也大概想清楚了,師傅為什么會沒有告訴他們,照相機的原理。
因為狄仁杰一直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師傅其實還有更大的黑科技啊。
就像是火車,師傅就算告訴他們原理,恐怕他們在十年時間內,也制造不出來吧?
所以,師傅只是把他們領進門,其他的東西,還是要靠自己去悟啊!
……
照相機的發明,在大唐引發了無比的轟動。
因為,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一個人站在那里,拿著照相機咔嚓一下,就能把你給收進照相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