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世民不得不去考慮,蜀王李愔的影響力了。
他已經有兩個兒子造反,這對一向好強的李世民來說,是非常打臉的事情。
還好,無論是李佑還是原太子李承乾。
他們造反造成的后果,都極為有限。
但是如果蜀王李愔造反的話,哪可就大大不同了。
李愔不但自己的實力深不可測,甚至和朝中很多武將交好。
如果是他造反的話,李世民甚至不敢確定,他到底會不會成功。
因此,在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控制住蜀王的話,李世民并不怎么敢立太子。
沒有確立太子的身份,魏王李泰也十分焦急。
不過這一次,父皇竟然讓他留守,這是變相的承認他太子的身份了嗎?
李泰不由大喜過望。
四月份的時候,大軍來到玄菟。
李世勣一舉拿下蓋牟城,俘虜了兩萬多人,獲取十多萬石的糧食。
李世民通過幽州來到北平。
滄州刺史席辯因為貪贓枉法,被處死。
而張亮一路兵馬,從東萊渡海攻擊卑沙城,俘虜八千多人,一直來到鴨綠江邊。
李世勣出兵趕到遼東城下。
這時候,高麗終于惶恐害怕了。
高麗派出四萬騎兵,準備解救遼東。
李世勣和李道宗等大將,大敗高麗的援軍,斬首一千多人。
李世民直接渡過遼水,并且把橋給拆掉。
過河拆橋,表明了李世民的決心,已經沒有退路了。
李世勣攻打遼東城,李世民親自帶領精兵和它會師,將來遼東城團團包圍。
最終城破,殺死一萬多守軍,俘虜四萬多人,并且將城的名字改為遼州。
然后接著攻打白巖城,李思摩中弩矢,太宗親為吮血;契苾何力裹傷力戰,破高麗救兵。
……
此時,大唐劍南道,李愔集結劍南道總共十一萬大軍,聯合攻打吐蕃。
而吐蕃在去年的大戰中,損失了四萬多兵馬。
此時,他的總兵力,還有十五萬人。
雖然他是防守一方,雖然他的總兵力還要比大唐更多。
但是不知為何,松贊干布心里,總有種不保險的感覺。
甚至,他現在非常后悔,當初為什么要和大唐作對呢?
為什么要出兵攻打南詔呢?
如果去年沒有攻打南詔的話,該有多好啊!
大唐未必就一定會攻擊我們吧?
只不過,現在是說什么都晚了啊!
而大唐的攻擊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快到松贊干布和國師張江河,完全措手不及的地步。
第一戰,他們準備依仗地利,依仗他們優勢騎兵,給大唐來一個下馬威。
但是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第一場戰爭,就直接把他們打傻13了。
大唐利用戰車,鐵騎還有步兵的配合,發揮出恐怖戰力。
一戰之下,幾乎將吐蕃出戰的一萬騎兵,全部剿滅。
這次的戰役,讓吐蕃真正認識到了,他們和大唐軍隊之間巨大的差距。
接下來,吐蕃徹底被打自閉了。
再也不敢和大唐進行野外戰斗,禁閉城門,嚴防死守。
吐蕃在南詔的戰場中,也汲取到了足夠的經驗教訓。
吐蕃的城池,也比南詔的城池更加高大,更加的堅固。
如果大唐再想用攻打南詔的辦法來攻打他們,是很難奏效的。
現在在雙方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其實是吐蕃的兵力還占據一定的優勢,他們憑借防守,不信阻止不了大唐的進攻。
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好像真的想多了。
第一次的攻城戰,大唐的進攻速度,竟然一點都不比攻打南詔的時候慢。
這一次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晚上偷城的手段,直接用巨型投石車。
只用了幾塊巨石,就轟破了他們的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