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吐蕃使者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他們有兩個使者碰頭,其中一個決定登上益州到長安的火車。
這樣做的危險度是非常高的。
相信他們之中,肯定有人被蜀王給抓捕,蜀王此時已經知道了他們要遞交國書的內容。
那么,只要蜀王派人在火車站戒嚴,加強盤查力度。
他坐火車趕赴長安,基本上就是送死的行為。
但是現在吐蕃的局勢,實在是太過危機。
他已經顧不得自身安危了。
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他也要去冒這個險。
當然了,他這么做的前提,是另外的一個使者,會通過其他的路線前往長安。
至少能夠保證,能把國書遞交到大唐朝堂之上。
只希望他們贊普,能夠堅持到那時候。
這個叫做鳩摩羅鋪的使者,是懷著必死的信念趕赴火車站的。
他已經做好了就義的準備。
但是令他無比驚愕的是,益州火車站,竟然還是和往常一樣,并沒有戒嚴。
當然了,例行的危險品檢查還是有的。
其他的,就完全沒有了。
這,怎么會這樣?
直到踏上火車之后,鳩摩羅鋪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蜀王居然會如此大意?
居然不派人嚴查火車站?
還是說,人家蜀王根本就不在乎你去不去長安遞交國書?
鳩摩羅鋪總感覺是后者的可能性居多。
不過,就算是在火車上,鳩摩羅鋪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他的警惕性十足,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外松內緊?
然而,一路上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平平安安的來到了長安。
直到下了火車,真真切切的踏足在長安的土地上,鳩摩羅鋪內心都有種很不真實的感覺。
走出火車站之后,鳩摩羅鋪才意識到,他真的成功來到了長安。
接下來,鳩摩羅鋪迅速找到大唐的鴻臚寺,然后向鴻臚寺遞交了吐蕃的國書。
看到這封吐蕃的國書,大唐鴻臚寺都是一臉懵逼,差點沒把鳩摩羅鋪當成假使者抓起來。
好好兒的,吐蕃怎么可能會主動要求成為大唐的附屬國呢?
怕不是有人故意假扮吐蕃使者,來調侃大唐的吧?
好在經過一番檢驗之后,發現這個使者是真的。
吐蕃真的要求成為大唐的附屬國,愿意唯大唐馬首是瞻,年年向大唐進貢。
再然后,鴻臚寺的官員才知道。
原來吐蕃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蜀王正在進攻吐蕃,現在吐蕃的出境非常危險,隨時都有亡國的可能。
原來,李愔再攻打吐蕃的時候,就開始封鎖消息。
而益州軍的攻擊速度非常快,直到現在,攻打才不過進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直到現在,長安居然都不知道益州攻打吐蕃的消息。
而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鴻臚寺也不敢怠慢,連忙將吐蕃的國書遞交了上去。
現在在長安留守的,是魏王李泰。
當然了,魏王并不是儲君,他的權利其極有限。
能夠做主的,還是房玄齡等一干老臣。
魏王,其實更多的是坐在那個位置上,只是一個象征。
當然了,如果說李世民在攻打高麗的時候,忽然發生了什么意外。
那么在這個時候,哪些大臣要立新皇的時候,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魏王李泰。
而李泰在接到吐蕃的國書,并且了解到蜀王正在攻打吐蕃,吐蕃馬上就要亡國的時候,忽然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現在吐谷渾可是掌控在蜀王手里,如果他再拿下吐蕃的話,嗯,估計還要再加上一個南詔。
雖然蜀王給出的信息是,南詔地形特殊,易守難攻。
并且南詔的段語彤,成功整合了南詔,成為南詔的女王。
現在益州和南詔的戰況,仍然十分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