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這種變革,就算能夠短暫成功,但是事后都會被廢除。
只有到了清朝,雍正才真正成功實施了攤丁入畝的改革。
但是那一次,人頭滾滾,不知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才完成了這項改革。
在大唐想要直接收回土地,并且按照人頭分發土地,禁止私人買賣。
在李恪看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愔則是微微笑道:“皇兄,事在人為,臣弟認為,如果能夠將各大世家,全部都排除出去的話,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的。”
李恪不由好奇地問道:“六弟,怎么才能將各大世家,都排除在外呢?”
李愔微微一笑說道:“皇兄,我們其實可以變換一個概念。比方說,我們可以先派人在海外占據一定的地方。”
“然后可以拍攝一些肥沃的土地,讓他們看到海外的富饒。臣弟想,這些世家一定會動心,那么我們可以給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用國內的土地,來置換海外的土地。”
聽到李愔的話,李恪不由怦然心動。
“這倒是不虧為一個極好的辦法,但是這樣一來,這些世家在海外無所管束,終將會自立成國。”
“等他們發展到一定的程度,豈不是會對我大唐形成威脅嗎?”
李愔哈哈一笑說道:“皇兄過慮了,這些世家,你覺得他們在海外,就能夠和平相處嗎?”
“為了搶奪資源,他們必定會陷入無窮的內斗之中。而我大唐,則是可以在清除掉這些毒瘤之后,進入快速發展期,又豈會懼怕他們區區幾個跳梁小丑?”
聽到李愔的話,李恪不由以手撫額,忍不住贊嘆道:“朕有了六弟,真的是如魚得水啊!這一切,就全都拜托六弟了!”
說道這里,李恪忍不住起身,將手放到李愔肩膀上,認真地說道:“六弟,現在皇兄剛剛登基,根基淺薄,無人可用,六弟可否回朝幫助皇兄?”
李愔不由欣然說道:“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既然皇兄需要臣弟的幫助,那么臣弟就回來!”
聽到李愔的回答,李恪不由在心中悄然松下一口氣來。
他其實非常懼怕李愔不回來。
而實際上,李恪還真的不是在試探李愔,他是真的需要李愔幫忙和坐鎮。
李恪當即說道:“六弟,這真是太好了!劍南道節度使,仍然是你的,但是你同時要回朝來幫助朕!”
李愔點頭說道:“好的皇兄!”
……
第二日,皇上便下了一道調令。
直接將蜀王李愔調回了長安,并且將蜀王封為尚書令。
尚書令是正二品的官職,比宰相還要大半品。
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擔任過這個職務。
從李世民登基之后,尚書令就一直空缺。
而現在,皇上再次將蜀王封為尚書令。
文武百官,對皇上的任命,頗有微詞。
只不過,這個時候,卻是沒人敢招惹蜀王。
李愔在長安的蜀王府,已經被焚燒一空。
皇上又上次給李愔一座更大的院子,并且御筆親體蜀王府三個大字。
李愔也將家眷都從益州接了回來。
劍南道的哪些官員,心里都極為擔憂。
有蜀王在,他們都有主心骨。
現在蜀王一走,他們都害怕皇上會另外派人來接管劍南道。
畢竟蜀王再劍南道經營多年,劍南道已經被經營成鐵盤一塊,被貼上了蜀王的標簽。
他們感覺,皇上將蜀王調到京城擔任尚書令,乃是名升實降,這是皇上要動蜀王的節奏啊。
只有劍南道的長史上官儀,不為所動。
在此之前,李愔早就和他溝通過了。
更何況,就算沒有這次溝通,上官儀也絕對相信,皇上不會這么快就動蜀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