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樸一生一度懷疑,是不是他們的埋伏地點,都被大唐給識破了?
雖然樸一生完全猜測不出來,唐軍到底是如何識破他們的埋伏地點的。
但是他已經準備將剩下的埋伏地點的高麗士兵,全部撤出來了。
既然被大唐給識破了,把他們繼續留下來,就是讓他們白白送死。
但是忽然之間,樸一生再次得到消息。
唐軍居然并沒有前進,而是后退了幾里路,尋找了一處安全的位置,開始安營扎寨。
咦?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唐軍已經識破了他們的埋伏地點的話,不可能這么輕易的放過他們的啊?
難道說,唐軍識破他們前兩個埋伏地點,只是偶然事件而已?
這個時候,樸一生真的不敢確定了。
于是,樸一生迅速將烏骨城中的中高層官員,全部聚集在一起,針對這種情況,共同研究這個問題。
而最終,他們得出的結論就是,唐軍破掉他們前兩處埋伏,純屬偶然。
而他們后面的幾處埋伏,要比前兩處埋伏隱蔽的多,并沒有被唐軍發現。
就憑這幾處埋伏,就能給唐軍以重創,甚至能夠將唐軍全軍覆沒。
所以,他們完全沒必要將這幾處的埋伏,全部給撤回來。
商議妥當之后,樸一生也放下心來。
……
第二天一早,四萬五千唐軍生火做飯,一切準備妥當之后。
李愔帶領大軍,開始開拔。
很快,就到了距離第三處埋伏三四里外的位置上。
到了這里,已經來到了開闊的地形之上。
這里,高麗準備用騎兵來襲殺大唐士兵。
這四五萬大唐士兵,可都是步兵。
而騎兵面對步兵,有著天然的優勢。
而高麗這一次的埋伏地點,真的很隱蔽。
因為這一次,高麗并沒有占據十分有利的地形。
他們只不過是隱藏在五里之外。
只要等唐軍通過,他們就可以在后面襲殺過來。
而在唐軍的前面,同樣的會有騎兵襲殺過來。
如果計劃一切順利,施展完美的話,這一次,就能將唐軍殺到潰敗。
就算不能殺潰唐軍,也能讓他們元氣打傷。
當然,如果他們前面兩處埋伏,沒有被大唐識破的話,哪就更完美了。
因為大唐受到伏擊之后,有極大的可能會后退。
但是這時候,他們怎么能想的到,其實他們來的路上,早已經被他們布下了重重埋伏。
憑借這些埋伏,他們基本上可以將唐軍全部吃下來。
殊不知,他們的一舉一動,全部都落在唐軍的算計之中。
在唐軍進入到高麗的埋伏地形之后,李愔馬上帶領隊伍,迅速靠攏一處丘陵。
這丘陵之上,并沒有埋伏。
因為這里,并不是唐軍的必經之路。
但是現在,這座丘陵,可以充當一路防線,讓唐軍沒有后顧之憂。
接下來,唐軍組成了一個半圓形的方陣。
而外圍的幾圈唐軍,每人手持一條長長的長槍,長槍的長度,足足有四五米長。
這些長槍,原本并沒有這么長,就是唐軍士兵手里拿的長槍。
但是這些長槍的槍桿,另有玄機。
就像是現代的釣竿一樣,可以一節一節的擰開。
最終可以達到四五米的長度。
而槍桿,是用碳素鋼做成的,質量很輕,但是十分堅固,韌性十足。
而槍頭,則是合金材料做成的,十分鋒利。
這槍這么長,一個人肯定沒辦法舉起來。
所以槍桿都是搭在前面士兵的肩膀上的。
而這個陣勢,正是后世聞名于世的西班牙方陣。
在后世十六世紀的時候,西班牙方陣,統治了整個歐洲。
當然了,真正的西班牙方陣,還配合火槍手,兩翼會有騎兵保護。
而現在李愔擺出來的這個西班牙方陣,可沒有火槍手,也沒有騎兵保護。
并且,這個方針現在最大的問題在于,他機動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