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經過這件事情之后,朝廷的目光勢必都被吸引到這里。
他崔家,還能像以前一樣,在這里只手遮天嗎?
清河郡的案情以及處理結果,被傳告天下。
這一次,清河郡漏掉的商稅,足足有二十六萬貫錢!
這個數目,可是比他們上繳的稅收,要多出四五倍的數字!
幾乎所有郡縣的官吏,都被嚇出一身冷汗。
蜀王,真的是太兇悍了。
清河郡,可是清河崔氏的大本營。
他們的手腳,難道會比他們做的差嗎?
然而就連他們,都逃不過蜀王的手掌心啊!
他們,怕是更不行了!
而接下來,蜀王馬不停蹄,繼續再下一個州縣,再次大展身手。
這一個州,其郡守也是隱報瞞報,試圖瞞天過海。
不過,他們的手段,比之人家清河郡,可就差了許多。
蜀王李愔,直接拿來從鐵道部,還有貨運站哪里,拿到的運輸數據。
根據這些數據,就可以推斷出,他們到底偷了多少的稅。
然后,這個州的商稅官員,依然是從上到下,一擼到底。
至此,整個大唐的州縣官吏,真的是害怕了。
這蜀王,當真是慧眼如炬。
所有的技倆,在他面前,根本就無所遁形。
而此時,皇上下了一道旨意。
所有的商稅官員,只要能夠補足差額,以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如果有冤假錯案,只要如實上報,也可以爭取寬大處理。
只要不是故意傷天害命,至少還能爭取一個降級使用的寬限。
但是如果頑抗到底,哪就不好意思,到時候,就只能勞煩蜀王,親自到他們的治地走上一趟了。
而皇上又接受了蜀王提議,在各州縣,設置信訪辦。
信訪辦直屬于信訪部,而信訪部,只對皇上一人負責。
這信訪部,并沒有實權,也沒有干涉地方政務的權利。
但是他卻是可以,將百姓的冤屈,直接上達天聽。
信訪辦,可以說是一個用老百姓來監督百官的一個部門。
但是這個部門,本身并沒有實權。
可以說,它就是一把選在哪些貪官污吏頭上的一柄巨劍。
信訪辦的成立,對哪些朝堂上的官員來說,可以說是神來之筆。
皇上對蜀王的這個提議,更是贊不絕口。
當然了,實際上,只有李愔自己才知道。
再好的政策,再好的部門,如果屬于管理,沒有監督沒有制衡的話。
最終都只會流于形式。
但是監督部門本身就是問題癥結所在。
監督部門本身,就是一個超然的所在,又有誰來監督他們呢?
再設置另外一個監督部門?
但是新成立的部門,同樣失于監督。
這個問題,到后世都沒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更不要說在此時的大唐了。
李愔相信,用不多少年,信訪辦只怕就會被當地官員收買,淪為擺設。
不過在信訪辦剛剛成立初期,卻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信訪辦的官員,可是直接對上司,對皇上負責,自詡為天子門生。
哪叫一個剛正不阿,讓所有的地方官,無不懼怕他們。
也正因為信訪辦的成立,使得管理商稅的官員,好多都選擇了自首。
反正皇上說了,自首之人,都能爭取到寬大處理。
一直到年底的時候,補充上來的商稅,被運送到了京城。
補充上來之后,經過核算發現,今年的稅收,是去年的兩倍還多,幾乎達到了三倍的程度。
而因為信訪辦的成立,底層的官吏,一下子都老實了許多。
伸手吃拿卡要的現象,至少減少了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