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搖頭道:“并不能,弟子也只能預測出一城一地的氣象。”
在此前,李淳風的確是預測過,哪里將要發大水。
但是這種預測,是因為氣象已經很明顯,必定會發生的事情。
這種大災大變,對他們來說,預測起來并沒有太大的難度。
但是普通天氣,他們也沒辦法憑空預測出來。
李愔不由點頭說道:“這就是了,到時候,每個縣城里面,都要成立天氣預報部門。”
“你想想,整個大唐,有多少縣?需要多少人手?你現在的弟子數量,還遠遠不夠啊!”
“不過目前,縣城里暫時也開設不了,需要緩緩而行,倒是不急。”
“這樣吧,等過幾天,為師會在長安城中,成立一個氣象局。”
“到時候,你可以讓你的弟子都過來。讓他們先熟悉一下流程,然后等其他道的電視臺開設,就可以讓他們過去直接上任。”
“在此之前,為師還準備傳授給他們一些知識。”
聽到師傅的話,李淳風連連點頭。
同時嘿嘿一笑說道:“師傅,既然到時候你會傳授一些新的知識的話,到時候弟子也跟著一起過去,弟子也跟著學習一番。”
李愔微微點頭,同意了李淳風的請求。
李淳風又是一陣感恩戴德。
這一趟,沒有白跑啊。
……
接下來,李愔也陷入了忙碌之中。
很多事情,雖然都可以下放給手下去做。
但是所有的流程,都需要李愔親自把關。
畢竟,整個大唐,懂得電視臺的運轉流程的,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至于記者和工作人員,李愔從益州月報那邊,調集了不少人手過來。
畢竟益州月報成立十幾年時間,做這些事情,他們才是專業的。
而電視臺,還需要播放一些電影。
能有電視劇是最好的,只可惜。
在電視還沒問世之前,很明顯是不可能有電視劇的存在的。
那么目前來說,就只能選擇一個時間段,來播放一些電影了。
后期的話,還需要增加一些電視節目。
但是至于播放什么電視節目,李愔還在思考之中。
后世的一些娛樂節目嗎?
生搬硬套肯定是不成的,最多能起到一個借鑒的作用。
必須要適合大唐現在的環境氛圍才行。
這個倒是并不著急,可以慢慢考慮。
長安城的氣象部,也正式成立。
李淳風帶著他的五十六個弟子,前來報到。
接下來,李愔開始傳授給他們先進的預測氣象的知識。
對于后世的氣象局來說,他們預測天氣,靠的基本上是衛星傳遞回來的數據,分析之后做出判斷。
當然,在這個時代,肯定是不可能有衛星數據的。
他們要預測天氣,只能憑借一些氣象上的經驗。
還有就是通過星象的變化,來測定天氣。
但是這種測定,準確度實在堪憂。
別說是這個時代,就算是在后世,天氣預報也有不少時候,不夠準確。
這個時代,就不可能有多高的準確度了。
但是要成立氣象部門,哪就不能差的太離譜。
要是他們播報出去的天氣,天天出錯的話,哪可就是個笑話了,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也正是基于這種情況,李淳風聽到師傅居然會為了他們,專門成立一個天氣預報的欄目的時候,才會如此感動。
而李愔現場傳授給他們的,就是一些后世測試天氣的經驗。
同時,李愔還送給氣象部門兩艘熱氣球。
這個熱氣球,是軍工廠生產出來的,通過嚴格測試,質量上完全沒有問題。
第一天的時候,李愔就親自登上熱氣球的吊籃,然后帶著四個人,升上高空。
這一批人,當然少不了有李淳風的位置,其他兩個,都是李淳風的得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