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單單是第一條,交流方面的要求,就阻攔住了大多數的人。
這點要求就是,能夠聽的動漢語,能夠會說簡單的漢語。
可以完成日常的簡單交流。
這個是必須要有的。
如果不能夠交流的話,怎么來完成日常的工作?
當然了,其實他們也有另外的選擇。
哪就是招幾個原住民來管理下面的人。
這樣的話,只要這幾個管理能夠會說漢語就足夠了。
他們足以充當中間角色,完成雙方的溝通。
但是這樣,并不是李愔想要的。
李愔想要的,就是讓大量的原住民,開始學習漢語。
讓他們越來越深入的了解漢族的文化,并且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并且最終能夠同化掉他們。
而目前為止,其實還是有一些原住民,會說漢語,并且能夠和唐人進行簡單的交流的。
尤其是第一批前來支援華夏城建設的那幫原住民,他們之中,會說漢語的人更多。
而目前,也僅僅只有三五個工廠開工。
并且因為是剛剛開工,工廠里面的很多零件,其實都是從大唐運送過來的。
他們現在做的,只不過是簡單的組裝而已。
所以,現階段的工作,并不是很多。
因此,招收的人手,也比較有限。
所以,這幾個工廠招收的人手,很快就招滿了。
而這種情況,讓那些沒有應聘成功的原住民,為之羨慕不已。
而這,也更刺激他們,更加努力的學習漢語。
因為聽說,加工區里面,可能會有幾十上百個工廠。
這些工廠的廠房,現在還在建設之中。
等建設完成,這些工廠開工的時候,需要的工人數量,將會更加龐大。
但是如果不會說漢語的話,他們是進不去的。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漢語,恐怕到時候,光是會說漢語已經是不夠用了。
現在已經有一些聰明的原住民,在學習寫漢字。
不過,這個難度,實在是有些大。
畢竟,漢字太過復雜了。
就連在后世,哪些簡化過的漢字,都被稱為最難學習的語言文字。
……
不久之后,華夏城,開始推出自行車、小推車還有四輪馬車等商品。
其實,在這片大陸上,原住民早就發明出小推車和馬車了。
雖然款式上不太一樣,但是原理和功能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他們用的,是木頭輪胎。
是將木頭加熱之后,彎曲成圓形,來充當輪胎。
木頭輪胎的不足之處有很多。
因為它不可能做的十分圓潤,縱然圓潤,也經不住摩擦。
用不多長時間,就會變的坑坑洼洼。
木輪胎十分顛簸,并且容易損壞。
而人家華夏城出品的小推車、馬車,用的都是橡膠輪胎。
這個輪胎,用起來不但一點都不顛簸,并且還十分牢固。
當然了,牢固這一點,暫時還看不出來。
但是至少在磨損上,用了幾天之后,一點都看不出來。
從這一點來說,就要比他們的木輪胎好了許多。
當然了,這些橡膠輪胎,其實并不是在華夏城這邊生產的。
而是用巨輪從大唐那邊運送過來的。
現在華夏城這邊的工業,才只是剛剛開了個頭,好些工廠,都還沒有開工。
所以,有不少的零件,目前都加工不了,只能從大唐向這邊運送。
好在有巨輪的存在,運送起來十分的方便。
橡膠輪胎十分好用,并且在價格上,也貴不了多少。
因此,手推車的銷售,一上市就十分火爆。
至于四輪馬車,載重量十分巨大,并且轉向方便,也不顛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