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態度,反倒是讓那些原住民,真正的放下心來。
因為,如果城主有意優待他們的話,他們反倒是未必能夠真的安心。
這一個案件,似乎只是出現在華夏城里的一個小插曲。
但是對華夏城的意義深遠。
這個案件,算是定下了一個基調。
以后碰到這種案件,城主的這個判罰,就會是一個標桿,一種參考。
其實在李愔看來,對周大的判罰,還是過重了。
如果按照后世的刑罰來判罰的話,估計最多判罰六七年。
如果能請到好律師,或者是取得被害者家屬諒解的話,甚至都判罰不了這么多年。
但是在這個時代,李愔也只能這么判罰。
不然的話,只怕哪些原住民,真的要鬧事了。
最后,也只好這么判了。
而這件事情帶來的后續變化就是,華夏城中,多出來一個勞動局。
里面有勞動仲裁。
接下來,所有的用工單位,必須要和雇工簽訂勞動合同。
與此同時,華夏城也推出了勞動法。
勞動法,就張貼在城中各大顯眼的位置。
就連電視臺,對此都專門進行了播放。
勞動法的內容,基本上全部都是向著弱勢群里的傭工的。
這讓那些原住民,非常的感動。
因為他們,絕大多數的,都是傭工。
只有少部分的人,才當上了老板。
然而,就連哪些他們之中的老板,都對城主推出的這個勞動法,推崇備至。
勞動法的推出,勞動局的出現,讓那些原住民,徹底的放下心來。
近年來,隨著華夏城的不斷擴充。
隨著經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有時候,也會碰到那種賴皮的雇主。
故意克扣他們的工錢,或者干脆耍賴。
明明沒發的工錢,他們睜著眼說瞎話,就說已經發了。
好多時候,他們都只能被迫忍耐下來。
因為這種事情,很難掰扯清楚。
更何況,他們都不知道到哪里說理去。
正因為這種種的原因,導致好多原住民,對于華夏城,還是存在隔閡的。
但是在勞動局出現之后,這些原住民,對華夏城的歸屬感,大大增強。
他們感覺到,華夏城的好多商人,或許是歧視他們的。
但是華夏城的城主李愔,并沒有歧視他們。
相反的,對待他們,真的算是做到了一視同仁。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都在學習漢語。
甚至于,他們對新生兒的教育。
除了教給他們自己的語言之外,還同時會教授給他們漢語。
嬰幼兒時期的語言學習能力是最強的。
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
在這里,如果不會漢語的話,將來的生活,恐怕是會比較艱難的。
還有更多的原住民,想要學習書寫漢字。
但是他們發現,漢字實在是太難學了。
他們覺得,能夠學會說漢字,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
那么復雜的漢字,他們這輩子,怕是也學不會幾個字。
漢字,怕是和他們無緣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華夏城的城主李愔,針對這些原住民,再次推出了簡化字。
李愔將原本的漢字的筆畫,進行了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