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再迷茫,不再恐懼。
而電影下鄉活動,正在鄉村之中,不斷的進行。
前后大概只需要月余的時間,就能在整個華夏國,全部巡演一圈。
對于這一次文化下鄉活動,朝廷上的官員,其實也是在密切關注著的。
其實文武百官,對于這一次的文化下鄉活動,是持有保留意見的。
那就是,他們就根本不看好文化下鄉的宣傳效果。
不認為文化下鄉,真的能夠起到預期效果。
如果民心這么簡單就能收攏的話,那么,還要律法何用?
但是,根據下面傳遞上來的消息。
這一次電影下鄉之后,下面百姓,一片好評。
并且,通過這些百姓的對話,還有他們的行動。
足以發現,百姓們,對生活有了盼頭,再也不會患得患失,焦慮不安。
原本很多不好的苗頭,現在也戛然而止。
也就是說,這一次的電影下鄉活動,不但有效,并且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說實話,能夠取得這樣的效果,別說是文武百官了。
就連上官儀都是預料不到的。
他想到了會有一定效果,但是沒料到,效果居然會這么好。
怪不得,皇上要強調要兩條腿走路,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啊。
原來,文化的發展,和經濟發展一樣,同樣的重要。
并且,這件事情,讓華夏國的文武百官,都陷入深思之中。
這些官員,絕大多數人,都是唐人。
他們都飽讀圣賢書,雖然都接觸過新學,但是那些圣賢書,還是給他們以極大的影響。
其實,這一次的文化下鄉,按照圣賢之說,就是一個教化的問題。
而教化,在他們看來,是水磨功夫,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才能做得到。
并且,那些愚夫愚婦,很多時候,圣人教化對他們根本就沒用。
但是現在,皇上只用了三部電影,就做到了用他們的手段,好幾年都未必能夠取得的成就。
這是什么原因呢?
難道,是那些先賢圣人,都不如皇上嗎?
他們心里,是絕對不會承認這一點的。
皇上的確是千古明君,的確是英明神武。
但是在教化上,他是沒辦法和那些先賢相提并論得。
但是為什么,皇上的辦法,要比那些先賢更加奏效呢?
思索良久,最終,他們開始朦朦朧朧地感覺到。
這應該是受眾的問題。
絕大多數的百姓,都是不識字得。
而圣人的教誨,又生僻深奧難懂。
就算是苦讀十年圣賢書,都不敢說能夠理解圣人的微言大義。
更何況是那些愚夫愚婦們呢?
但是皇上推行的電影下鄉,用電影的方式來進行教化。
真正的寓教于樂,超過五歲的孩子,都能夠看得懂。
那么自然而然的,效果就要比圣人的文章教化,不知道好上多少倍了。
這并不是皇上比先賢更加的強大。
而是因為,皇上抓住了事情的關鍵啊!
……
接下來,整個華夏國,都在大搞建設。
而各個行政省,各個市區,各個縣城,各個鄉鎮,都如同雨后春筍般,建立起數不清的學校。
這也是皇上還有朝廷的意志。
各大行政省,各個地區,除了修路之外,最緊要的,就是先把學校和醫院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