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會有人一無所有,甚至于負債累累。
怎么可能現在整個華夏國,每家多少都有一些積蓄呢?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那些富有的地方,有貧民區。
大多數的,是因為那些貧民,身體虛弱,干不動重活,或者身患疾病。
當然了,也有一些是因為自己好吃懶做的因素。
但是這些情況,在華夏國暫時之間,都沒有。
那些原住民,老弱病殘,在大遷徙的時候,基本上都死掉了。
剩下來的,以青壯居多,至少都是有勞動力的。
至于東斯拉夫人,就更是如此了。
老弱病殘,根本就不會被遷徙過來。
所以,每一家之中,都至少會有一兩個勞動力。
而現在,整個華夏國都在大搞建設,必然是有工可做,有工錢可拿的,自然會有一定的積蓄。
而好吃懶的惰性,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
但是在這個建國初期,朝不保夕的時刻,是還來不及發作的。
為什么每一個朝代開國之后,都是迎來一個盛世?
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因此,每一家之中,都扯進了電線,都架上了電。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
這一日晚上,開始正式供電。
這一日還不到晚上,供電所在地所有的百姓,早迫不及待地拉開開關。
左等右等,一直到天色漸漸黑下來,屋里快要看不見。
百姓們不得不去準備點亮油燈的時候,忽然間,屋子里閃過一道亮光。
燈泡一下子亮起,整個屋內,亮如白晝。
頓時,無數百姓家里,不由傳出歡呼聲。
他們,終于也架上電,用上了燈泡。
電影上他們看到的那些日子,距離他們越來越近。
生活,也越來越有了奔頭。
他們的日子,也將如同這燈泡一般,明亮起來。
……
隨著第一批的市區架上了電,后面的建設速度,逐漸的加快。
這一次,再次得益于大唐的人才儲備,還有他們的物資儲備了。
大唐發展多年,電工等人才,也是很多的。
現在已經出現人多為患的程度了。
而現在,華夏國這邊,可以說是急需這方面的人才。
雙方合作,可以說既解決了大唐目前人才失業的問題。
同時也解決掉了華夏國人才不足的問題,對雙方,都有著巨大的好處。
而大唐的制造行業,尤其是制造發電站的經驗,目前是領先于華夏國的。
華夏國的好多發電站組,都是委托大唐來制造的。
然后通過巨輪,遠遠不斷的運輸過來。
所以,華夏國這邊,發電站的建設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
隨著第一批市區通電,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越來越多的地區,通上了電。
現在的華夏國,依然面臨著地廣人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