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現在,只剩下不多的一點。
在這個時候,他們是絕對不敢再繼續投資搞養殖業了。
因此,雖然各個行政省,得到朝廷的指導建議,讓他們大力搞養殖業。
但是無奈,他們每個行政省內,很難找到有興趣搞養殖業的大戶。
除非,是他們各個行政省,自己出資搞養殖業。
但是,目前他們各個行政省的財政,也不富裕啊。
現在,朝廷對他們,可以說非常優待了。
因為朝廷也清楚,他們需要修路,休要大搞建設,每個行政省的財政,也是捉襟見肘。
因此,五年之內,都不需要他們向朝廷上交稅收。
五年之后,根據實際情況,在做決定。
而修路的花費,有好多,還是戶部撥款,剩下的一部分,他們自行解決。
但就算如此,他們手頭,也實在是沒有多少余糧。
根本就搞不出幾個養殖場。
但是各個行政省的官員心里都十分清楚。
當今皇上圣明無比,更是高瞻遠矚,目光如炬。
既然他讓我們搞養殖業,必然是有深刻的道理在里面的。
只要按照皇上的指示去做,必然能夠加快他們發展的步伐。
因此,盡管困難重重,各個行政省,都在想方設法的,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此時,西南行政省的最高長官沈文,此時正在焦慮之中。
他們西南行政省,地處偏移,雖然叫西南行政省,但是并不靠海。
而他們的西南行政省,相對來說,是資源相對最為匱乏的地區。
他們的發展,也比其他的地區,更加的艱難一些。
他們行政省的土地,也比其他的行政省,相對要少了一些。
稅收,自然也會減少。
這一次,各個行政省,都在大搞養殖業。
他們西南行政省,真的已經到了山清水秀——山窮水盡得地步了。
沈文想盡了辦法,但是真的是沒有辦法可想了。
于是,沈文只好使出殺手锏。
當初在益州的時候,沈文在益州大學學習過一段時間。
當時他的成績不錯,被特意挑選出來,和其他的一些優異生,跟隨著李愔學習過一段時間。
后來,那些和沈文一批的優異生,大多數都從事科研工作。
而沈文,則是沒有從事科研工作,而是轉入政界。
當初來黃金州得時候,沈文也是第一批跟著過來,并且參與到華夏城的建設之中的人員之一。
沈文的能力很強,在第一批官員之中,脫穎而出。
這一次李愔登基,也將他委派為地方大員。
這沈文,可以說是天子門生。
因此,這沈文的殺手锏,其實就是到華夏城去找皇上哭窮,爭取到中央財政支持。
沈文將手中的事情,都安排妥當,自己孤身一人,乘車前往華夏城。
現在,西南行政省到華夏城的道路,還沒有全部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