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華夏國,無論自己再努力,做的再好。
但是在別人眼中,始終是打上了自己父親的烙印。
一提起他上官庭芝,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這是文淵閣大學士上官儀的兒子。
而現在,來到新魯國之后,他就能有一個很高的起點,能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有一個巨大的平臺,讓他施展自己的抱負。
而李寶玉,也是比較喜歡上官庭芝的。
這樣的安排,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就此,李寶玉身邊,已經有了上官庭芝和薛丁山這一文一武,兩位頂尖人才的輔助。
李愔也能完全放下心來。
而在上官庭芝來到李寶玉身邊之前,李愔已經和他談過話了。
李愔的這些子女,李愔自己疏于管教,因為很多時候,他都需要外出。
并且每一次外出的時間都很長,有時候甚至長達一年的時間。
但是這些子女的教育,并沒有拉下,學習成績也都相當優異。
但是,他們畢竟閱歷還是太淺了。
如果貿然給予高位的話,說不定會出大問題的。
古話云: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所以,在華夏國,包括太子在內,所有的皇子,都被李愔下放。
李愔會讓他們匿名從一個村的村書記做起,以半年為限,然后逐步往上。
只有有了在地方為政的經歷,最后掌管全局,才能從根本上產生全面認知。
這一次對李寶玉的培養,也不例外。
李愔決定,先讓李寶玉從最基層做起。
額,這一次,就不從村長做起了。
而是直接給李寶玉一個小城,讓他從無到有,徹底參與到這座城市的建設。
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他做的是好是壞,是錯是對。
只要不犯大錯,李愔都準備冷眼旁觀。
現在他做錯士兵,并不可怕,還有大把改正的機會。
但是等他真正掌握一個國家,掌控全局的時候,如果再犯錯的話,到時候就是無比可怕的錯誤。
因此,李愔先找了上官庭芝談話。
他讓上官庭芝輔佐李寶玉,但是在此過程中,并不需要時時勸誡李寶玉。
而是讓李寶玉放手去做,只要不出現大的過錯,就不需要過問。
等李寶玉有事情想不明白的時候,向上官庭芝詢問的時候,上官庭芝再告訴他答案。
而上官庭芝何等聰明,馬上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點頭稱是。
接下來的時間,整個新魯國,就陷入到繁忙的建設之中。
……
李寶玉此次前來,可以說是十分興奮。
在華夏國的時候,李寶玉其實也是有著一番心思的。
父皇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但是這片江山,只有太子能夠繼承。
而他,只能當一個閑散王爺。
甚至于,如果太子執政之后,對他有猜忌之心的話,他極有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雖然父皇承諾過,會打下更多的地盤,到時候分封給他們。
但是,這種事情,一日還沒實現,他心里一日就不安穩啊。
再者,他母妃的身份,也有些低微。
李寶玉害怕,到時候就算父親真的打下其他的地方,也會把他遺忘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