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各種服裝工藝品,還有大唐的飲食,也正在入侵。
他們開始逐漸的接受,并且開始喜歡上了這一切。
這樣的入侵,讓歐洲諸國,都感覺到不妙。
但是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又感覺無可奈何。
他們開始在考慮,要不要徹底的抵制華夏文化。
但是經過一些嘗試之后,這讓他們發現,這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
比方說,如果電視臺不引進不播出華夏國的影視劇的話。
那特么的他們就沒有影視劇播放了。
電視臺已經成立了,總不能每天都播放他們自己人拍攝的垃圾影視吧?
這樣的話,還不要被觀眾給罵死?
抵制華夏國的美食和服裝?
現在的問題是,別說是普通百姓了。
就連那些貴族,都喜歡上了華夏國的美食和服裝。
甚至,就連他們自己的飲食,都被華夏美食占據了大半。
這還怎么抵制啊?
他們自己,都做不到。
至于文化上的浸染,那就更加沒辦法抵制了。
現在,他們處在最為黑暗的時代。
這個時候,正是他們萬馬齊喑的時候。
他們拿什么和人家拼文化啊。
人家華夏國的文化,正處于百花齊放,姹紫嫣紅的時候。
當那啥不能避免的時候,他們,也只能默默享受。
而針對這一情況,華夏國對他們的文化入侵,更加的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就連華夏國的節日,都在悄然間,走進了他們的生活。
比方說,端午節吃粽子。
比方說,中秋節賞月吃月餅。
九月九要登高。
除夕守夜,初一半年,十五燈節。
這些節日,華夏國都會在電視上隆重宣傳。
然后,會有粽子或者是月餅,在這些國家上市。
這些食物,十分美味,價格又低廉。
深受他們的歡迎。
而除夕夜得篝火晚會,春節晚會,大家在一起守夜。
還會燃放爆竹。
看上去歡樂極了。
在這些國家之中,除夕夜會有人舉辦篝火晚會,會有豐盛的食物。
這樣就能夠吸引到大量的人來參加。
他們載歌載舞,十分歡樂。
在潛移默化之中,他們對華夏文化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已經被同化了。
而接下來,李愔正在準備著,進一步在歐洲諸國,加強漢語傳播的努力。
現在,漢語在他們哪里的傳播度,還是不夠高啊!
現在,仍然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人,能回說漢語,或者聽得懂漢語。
絕大多數的人,仍然只懂的幾個字或者詞的發音,這樣可不行。
必須要加強漢語的傳播啊。
那么,該如何推進這一點呢?
思索再三,李愔的決定是,要展開和歐洲諸國的進一步的和平友好往來。
所以,華夏國會進一步,向他們國家開辦學校,傳授漢語。
而同時也歡迎他們到華夏國來傳授他們的預言。
這是公平公正的交往。
當然了,雙方能夠取得什么樣的效果,就只能看彼此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