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的培訓,自然會有專門相應方向的培訓方法。
還有其他一些地方去向的,都會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至此,第一次科舉考試,圓滿結束。
接下來,李愔準備在炎黃大陸,大力發展農業。
整片炎黃大陸的地形,以平原為多,地勢低平,平坦開闊。
而這里,非常適合種植小麥。
在后世,這里小麥的產量,大約占世界總產量得百分之五十。
同時,畜牧業也是非常的發達。
但是現在,這里的農業發展,真的很一般。
在沒有統治這里之前,華夏國是向這里,大量的出售農具。
但是關于農業技術,還有各種優質的種子,并沒有向他們敞開。
因為當時華夏國主要是靠向這里出售糧食為主,以此來換取他們想要得到的資源。
但是現在,這一片區域,都變成自己的領土,結果自然是不一樣了。
李愔從華夏國調集來大量的農業專家,根據各國之間不同的地形。
引導當地的百姓,開始種植小麥。
并且大力發展畜牧業。
在這個時代,畜牧業完全沒有形成規模。
大多數,都是貴族進行養殖,或者一些個別的散戶發展,完全沒有形成應有的規模。
并且,這里的品種,也極為落后。
而現在,在李愔的大力扶持之下。
各地開始根據自己的條件,迅速建設畜牧業培養基地。
隨著畜牧業的開展,能夠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
當然了,畜牧業想要見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首先,你要形成規模。
就要足夠多的奶牛。
但是這些奶牛,是需要從小繁殖并且養大的,不會從天而降。
想要繁殖并且改善奶牛的品種,并且形成足夠的規模,這就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所以,這些畜牧業,一開始是要向里燒錢的。
而單靠朝廷,也拿不出這么多錢來發展畜牧業。
所以,朝廷也只能出臺一些優厚的扶持政策,來吸引大量的商人前來投資。
而一開始的時候,因為付出太大,收入不可預期,吸收到的投資仍然不多。
直到中華商行出手,一口氣投入了多個畜牧養殖場,才讓眾多的商家,開始投資。
他們都不傻,但凡是中華商行投資的行業,哪一個不火爆?
哪一個不是暴利?
所以,跟在中華商行后面喝湯,一準兒沒錯。
而接下來,就是要大力的發展農業了。
第一次科舉考試錄取的那些人才。
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之后,已經分別安排到地方。
而現在的時間,已經到了秋冬之際。
整片炎黃大陸上面,所有的土地,都已經丈量完畢。
這些剛剛分配下去的官員,他們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土地,一一分發下去。
而分發的原則,就是要預留下來一少部分的土地,剩下的,再進行分發。
預留下來的土地,一是為了應對將來的人口增長。
再一個就是,這些土地,可以承包出去。
而承包費,就是各地方的財政收入之一。
這項任務,在李愔看來,其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務。
底層的百姓,能不能公平公正的分到土地,關系到將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