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說的是,當官的,拿的是百姓的血汗錢,做的,自然應當是有益于百姓的事,怎可自私自利,拿著俸祿只給自己找樂子呢?”
“總管好覺悟,倒希望知行合一,莫嘴上一套、行動一套,專唬我這老頭子!”
周總管聽言,卻是不開心,整張臉瞬間陰沉下來。
“東參大人說這話是什么意思?原來之前說的話,都是含沙射影,專指向于我的?自問并未做何錯事,何來至此批評教育、數落我一番?”
“總管先別激動。我們也算是舊相識了,當初我來柳城一環,是由你與退休的姜總管一齊接待的,之后同心協力打造‘酒城’,其重點便在一環,也因得跟你們多接觸,想來熟絡,說話就直接了當了些。”
“只是聽說,最近一環并不太平,甚至出現了各種冤假錯案,官紳相佑,欺壓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實在是令人唏噓啊!”
“這怎么可能呢?相必大人是從哪里聽來的流言蜚語!”總管驚訝又緊張,急忙否認。
“空穴不來風,沒有證據怎會叨擾總管呢!”
東參說罷,將手中的賬簿拿出,放置桌面。
“這是有人匿名特送到我府上的,想怕總管看了之后,也明白我說這話的緣由了!”
“‘黃粱酒館’賬簿集!”
看完名字,總管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翻看的雙手些微顫抖。
“周總管應是很熟悉這酒館了!您與那掌柜同為周姓,說不定,祖上都是親戚?”
“大人多想了,只是同姓,但支派不一樣,他們是北方當地本土周姓人家,我們卻是南方喬遷至柳城的,并沒有多大關系。”
“是這樣么?那總管看完這賬本,可有發現什么端倪?”
“確實是十分明細,一眼便可看出偷漏稅款了。”
“稅務部應是行政部旗下的,怎么如此大的巨款,還會讓其漏掉呢?或是總管底下的人不干正事,天天只顧尋花問柳、逍遙自在惹的禍?”
“這些只顧吃飯、不干活的豬頭!大人您放心,我必一一懲治他們!”
“我常年居于一環,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一年又是新樣,這本子上的許多人都是我不曾認識的,既然能與數一數二的‘黃粱’酒館有如此大的交情,想怕也是商賈富家!倒想請問總管,這賬本上的‘田老’是何人,這些大支出的‘周總管’、‘姜法官’、‘溫主管’又是誰呢?如此熟悉的名稱,難道都是商界的興起之秀?”
“這賬本可是‘黃粱’私人賬簿,本大多數針對交易往來,那些官員的名字又怎會出現在上面?柳城嚴令官商勾結,這不是借著自己的特權、知法犯法么!”
總管聽罷,嚇破了膽,撲通一下跪倒在地,面紅耳赤、冒出冷汗。
“小的,小的錯了啊!小的其實就收過那么一次,您也知道,柳城官員俸祿不高,恰好能糊個口、過個日子,可家中孩童繁多,多的是要用錢的地方,我那八十歲的老母親,身子骨也不好,就靠喝酒養生續命。是為了讓家人們的日子好過些,才拿了那周掌柜的黑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