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是剛下了早朝,便收到了第二次邊疆急告。
她馬上便又召集群臣,入宮密議。
情況惡化的速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誰都沒想到,北疆軍竟如此不堪一擊,董維武的戰死,更是引發朝野上下一片嘩然,因為董維武是下品天罡境,卻死在了兩軍對壘的亂戰之中。
雖然擊殺董維武的北戎帝國額圖魯部第一猛將“黑烏乃”,也是北戎帝國有名的天罡境宗師,但兩軍對壘,又非一對一捉對廝殺,董維武不可能不懂主帥被斬對軍心的影響,戰況不利,他為何不退?退一步便海闊天空,退一步,就算一場大戰敗了,他也可收攏殘兵卷土重來,他為何不退?
還是說,他退了,卻還是沒逃掉?
情況已經惡化到了,所有人都感覺棘手,且無法解決的地步。
哪怕是吳緒寬……他很清楚,此次北疆軍團十萬主力軍被殺散,北疆將再無力量可抵擋北戎帝國,那整個北疆,都將淪陷在北戎鐵騎的踐踏下,假如東乾因此丟了北疆八州之地,這種后果,是任何人都無法承擔的!
北疆八州,一直以來都是東乾與北戎帝國的戰略緩沖地,北疆地廣人稀,城少人也少,但有大量官犯、勞役,朝廷司法判罰中所謂的流放三千里,或流放邊疆……北疆便是流放地之一。
北疆雖無可稱道的人文、經濟,但有大片大片的農田,朝廷一直都在對北疆進行開荒,北疆也是東乾王朝北方重要的糧食產地……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地廣人稀的北疆,阻隔了北戎帝國對東乾繁華州地的覬覦。
其戰略意義非常重大!
北疆若沒了,那北戎帝國將有能力揮兵直襲東乾王朝在北方的第一大關——裕興關!裕興關之后多州之地皆無險可守,一直到中州……中州最北是川河,這是中州對北方最重要的防御屏障!
******
臘月初二這一天,女帝是在聽著滿朝文武爭吵不休中度過的。
按理說,出了這種事,朝廷是要出兵的!
但從哪里調兵,誰領兵,物資供給如何調配,甚至該不該出兵,還是說再等消息,這些都是問題……武將這邊,可謂戰意熊熊,多將領請命愿意出戰,而文臣這邊,分歧非常大。
主要還是,從哪里調兵的問題。
有人建議從裕興關派兵,但馬上就有人反對,裕興關雖然駐守了十萬兵,裕興關后方更是有北方第一大城榮城,榮城里也是屯兵十萬,兵力是不缺的。
可是,一旦裕興關出兵,派出去兩三萬沒用,派出去多了,那裕興關防御便會空虛,會給北戎帝國可乘之機,什么都能有問題,裕興關絕對不能有問題,不然,北戎帝國的鐵蹄便可長驅直入,一直殺到東乾腹地。
爭吵!爭吵!還是爭吵!
有人提議派兵,自然也有人提議等一等,吳緒寬在這件事上出奇的沉默,就好像是來旁聽的,但追隨他的幾個心腹重臣卻都先后表明了想法,他們覺得,北戎帝國此次入侵,目的在于劫掠,而非攻城占地!
前些年北戎帝國就是這么干的!只是沒這一次過火而已。
北戎帝國近些年來屢屢犯邊,而且都是在冬季,他們就是來搶劫的,因為他們要活不下去了……這幾年東乾天災**不斷,北方大旱,干旱的自然不僅僅是東乾,再向北的北戎帝國,也是干旱。
而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北戎帝國,他們的生存依賴于草場,大旱之下,草場不茂,草就不夠吃了,牛羊就養不多,也養不肥,到了冬季,他們就得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