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想要做到通俗易懂這一點,卻是非常非常難!
因為作詩的規則太苛刻,要在規則內將詩詞寫的通俗易懂,真的太難!
在周安前世,還流傳著“白居易作詩問老嫗”的故事,說的是白居易作詩之后,會去問不識字的老太太能否聽懂,聽不懂他就改,如此反復,一直到老太太能聽懂為止。
……
“好詩!好詩!武公子大才!”嗡嗡嗡的嘈雜聲中,白小葵的聲音突然響起,這是她第一次親自開口贊嘆,使得現場頓時又安靜了下去。
“武公子,您能否將這首《元日》寫在紙上,送與奴家……”白小葵又道。
“好!”潘元玉就回了一個字。
周安馬上對潘元玉耳語了幾句,他是在提醒潘元玉個別字怎么寫,可別寫錯了字。
在場的客人,很多都向潘元玉投來了嫉妒的目光,不爽者更多,但他們沒辦法,除非能作出更好的詩,否則連開口都不能。
老鴇親自送來了紙筆,潘元玉將詩寫好,又交給了老鴇子。
潘元玉的字還不錯,倒也不會丟臉。
“還有嗎?還有嗎?”寫著詩的紙到了白小葵手上后,臺下的老鴇子便又開始問。
沒有了!
珠玉在前,已無人再敢出來“現眼”。
但詩會并未因此結束,老鴇子再次讓白小葵出題,開始第二輪……白小葵第二輪出的題目則是——元夕!
其實指的就是元宵節,因為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也叫元夕。
這場詩會,本就是在為元宵詩會“海選”,也算是預熱了,所以元夕,幾乎可以說是必出的題目。
雖然現在元宵節還未到,但每年都有元宵節,自然不會出現誰因為不了解元宵節,而做不出詩的情況,作不出詩,只能說是學問不夠。
在老鴇子公示了題目之后,馬上便有兩人同時起身。
他們當時不是瞬間做作出詩了,而是他們早有準備,有些沒真才實學還想要露臉的,甚至還提前找人買來了關于元夕的詩詞。
“玲瓏兒姑娘,在下昨日便曾作過一首關于……”
“在下有詩一首,請玲瓏兒姑娘以及在場諸位品鑒……”
同時起身的兩人有些搶話,他們還相互對視,火藥味很濃。
“兩位公子,你們別急,一個一個來……”老鴇子馬上上前打圓場。
周安看著,越發的感覺無聊。
這群炮灰,究竟有什么可爭的?
他又看向了潘元玉,而后湊近低聲道:“你記好……”周安與潘元玉耳語的好一陣,他這次告訴潘元玉的不是詩,而是詞,一首流傳千古讓人拍案叫絕的好詞!
小半個時辰后。
現場成詩已經二十余首,詩詞自然是有好有壞,但現場氣氛熱烈,而且未出足以碾壓的作品,對比不明顯,所以就算是那些寫的一般的詩詞,也贏得了滿堂彩。
“還有嗎?還有嗎?”老鴇子又開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