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
一大早便有人來吊唁康隆基。
其中包括一些當朝重臣,有的已經明確是女帝派系的,也有吳緒寬派系的。吳緒寬派系的重臣前來吊唁康隆基,自然是“不懷好意”,說是來刺探的也不為過。
刺探就讓他們刺探,這正符周安的心思。
一上午的時間,大約有百人來吊唁康隆基。
等到中午時,又有一大波人前來。
他們是一起來的,大約四五十人,但如果算上他們帶來的家小,以及跟隨來的家丁仆從,是要超過百人的,賢國公府外擠滿了馬車,人聲鼎沸,稱得上是賓客如云。
這些人,全都是李廣山帶來的。
自然是得到了女帝的授意,他帶著“滿朝文武”來吊唁康隆基,來的自然都是女帝派系的人,吳緒寬手下的人,是不可能跟李廣山一起來行事的。
因為人太多,所以一直折騰到下午,所有人才全都吊唁完。
想來吳緒寬已經得到了消息,但他會如何反應,不好說。
……
黃昏時分。
人來人往的文昌街突然被戒嚴,大量不同于天策軍的兵馬進入文昌街,開始全面監管治安,街頭巷尾所有路口都被控制,閑雜人等全都被趕到街道兩邊的屋內或巷子里。
整條街道被清空。
鐺鐺鐺!
隨著鑼聲響起,騎兵開道,女帝高坐于龍輦之上,在文昌街上招搖而行。
女帝來了!
她親自來“吊唁”康隆基,當然這是很不合規矩的,因為吊唁死者是需要鞠躬行禮的,但皇帝不可能給任何人行禮,這涉及到了皇權,關乎到了皇帝的地位,君臣的關系,不可逾越!
但女帝還是來了。
按照計劃,她并不會給康隆基行禮,她“吊唁”康隆基的方式,只是上柱香。
自登基以來,神昭女帝從未離開過皇宮。
這是第一次。
足足兩千神策軍與她一同離開了皇宮,而與她一同前來的,還包括錦衣衛指揮使袁勝師,神策軍都指揮使高宏,以及中午剛剛吊唁過康隆基的李廣山。
李廣山距離女帝極近,騎著馬跟在女帝的龍輦旁。
女帝這次出宮,陣仗不可謂不大,畢竟也沒走多遠的路,大內高手卻因此傾巢而出,所過之處,萬民跪伏,高呼萬歲。
當龍輦行至賢國公府門外時,周安等人已經得到消息,在門口等著迎接。
周安攙著女帝下了龍輦。
女帝步行向國公府內走去,周安緊跟在她身邊。
“圣上,您怎么親自來了……”周安在女帝的側后方跟著,小聲道。
“若能鏟除吳緒寬,有何不可?”女帝小聲回道。
其實,是周安在之前向女帝提議過,女帝若離宮,親自來吊唁康隆基,極大可能引來吳緒寬的親自刺殺!畢竟在宮外刺殺女帝難度,要遠高于在宮內。
因為宮內環境是被神策軍、大內四衛所熟悉的,宮內地形適合軍團施展,而且宮內沒有閑雜人,刺客來了就不好走。
宮外則不同,就比如這賢國公府,若幾千人混戰,根本容不下,而府邸周圍是一些民宅,街道、巷子,到處都有人,地形太亂,人多眼雜。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