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迅速都停手了,武騎軍以及東城兵馬全都懵了,這次是真的懵了,之前吳緒寬死只是猜測,吳艾龍還說這是女帝的計策,所有人都是半信半疑,因為是造反,只要是半信半疑,就不敢退縮。
“小安子,把頭顱給朕。”女帝再次跳上龍輦,迅速道。
周安將鮮血淋漓的頭顱遞給了女帝。
女帝舉起了吳緒寬的頭顱,威嚴高喊道:“吳緒寬已死,繳械不殺,既往不咎!”
如果說,繳械不殺,只會動搖一部分人的心思,那么既往不咎,影響就大了。
因為繳械不殺代表的只是不殺,不是不罰,入罪流放,抄家充公那都是輕的。
但既往不咎,可就是沒有懲罰了!
很多緊握著兵器的人,都緩緩放下手。
但也有人依舊緊握著兵器,卻是在后退,比如吳艾龍……他要跑!他知道,女帝對誰既往不咎,也不可能對他既往不咎,他投降就是死。
而現在,吳緒寬死,代表著大勢已去。
他只剩下亡命天涯這一條路可走。
他必須要盡快掏出乾京,或投奔某個藩王,或投奔吳緒寬某個手握重兵的親兒子。
“斬吳艾龍者,既往不咎,賞金千兩,封侯!”女帝再次高喊。
她注意到吳艾龍要跑了!
她還是很有智慧的!
自然是不能讓吳艾龍跑了,但其實,她可以讓康隆基去殺吳艾龍,吳艾龍是必死的,可她沒這么做。她需要的是吳艾龍手下嘩變,只有他們發生內斗,就會徹底解決問題!
轟!
吳艾龍回身便是一刀,瘋狂向外沖。
幾個一直跟隨吳艾龍浴血奮戰的地煞境武將,幾乎在同時對吳艾龍出手,自己人打起來了,就是這么快這么直接!
“廣山,你護送圣上回宮。”康隆基對李廣山說了一聲,又示意周安,“小安子,我們走!”
“圣上,請把吳緒寬的腦袋給奴才。”周安跟女帝要回了吳緒寬的腦袋。
兩人離去。
直奔西城。
兩人現在的身份,可以說是“救火隊員”,必須要盡快平定乾京城內部的動亂,其實康隆基一個人,帶著吳緒寬的腦袋,就可以去平定。
但是,康隆基這幾日都在裝死,乾京城內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周安又做了什么布置,康隆基是不知道的。
所以兩人必須一起。
先救女帝。
而后去西城,準確的說是西門,那邊五千天策軍正與西城兵馬,以及不斷進城的十萬川河軍交戰,必須去關閉城門。
這一夜,乾京城各處,喊殺聲不斷。
甚至比吳緒寬死前還要亂。
這種亂,不是那種大規模的軍團作戰而產生的亂,而是一小撮一小撮人,相互廝殺而產生的亂。
因為吳緒寬死了,太多人想要逃離乾京,那些曾誓死追隨吳緒寬的重臣、武將,那些與吳緒寬有千世萬縷聯系的人,甚至是一些商賈,一些并不在朝為官的閑散王爺、侯爺。
哪個王爺身邊沒幾個高手強者?哪個重臣武將沒幾個生死相隨的親信?
都有!
所以,乾京城的混亂在最短時間里,達到的**。
……
清晨時分,皇宮。
乾武宮,乾元殿。
周安與康隆基一前一后匆匆步入大殿內。
女帝在珠簾前徘徊著,還是顯得很焦慮,雖然吳緒寬已經死了,但能否迅速平定乾京城的混亂,又是一個大麻煩,其實這一直都是最棘手的,女帝若非顧忌乾京會大亂,天下會大亂,或許,早就找機會對吳緒寬動手了。
“圣上,軍械庫之亂已經平定,不過,逃竄人數眾多,還需些許時間……”康隆基快步走向女帝,同時說著。
“康公辛苦!”女帝也連忙走向康隆基。
周安跟在康隆基身后,看著兩人說話。
這一刻,他心里想的不是如何平定乾京之亂,如何重建朝廷,而是吳緒寬死前的那番話。
或為一方雄主,或擇良木而棲。
這話對周安究竟有多大影響,暫且不說,周安現在考慮的是,這話對康隆基究竟有多大影響!一旦被康隆基視為不安穩的因素,那后果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