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青騎著老馬上路,三日已經遠遠可見泰山輪廓。泰山方圓八百里的山脈雄偉壯闊,山路自南向東圍繞泰山余脈蜿蜒。官道寬十丈,清一色長條石鋪地,十分平整,五里一亭,直通往泰山。
張郁青忽而遠遠看見路旁林中,一名白衣女與一眾歹人相斗。只見那女子儀容嬌好,秀若芝蘭。那十幾人卻是布衣草鞋的流民,粗手大腳的骯臟破落戶,手中拿著繩索、木棍、柴刀。
女子道:“諸位何門何派?小女子無意與諸位為敵。”
一名莊稼漢道:“什么門派不門派,咱們就是討要過路錢的山匪。”
另一名枯瘦青年道:“嘿嘿!小姐姐美貌,做俺媳婦。”
張郁青遠遠喝道:“此乃泰山腳下,你們不懼泰山派俠士么?”
那莊稼漢冷笑道:“你可知道什么叫燈下黑么?少廢話,捉住那小妞再說。”
眾人尚未動手,那女子閃入人群,兔起鶻落,雙掌飛舞,身法靈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頃刻將眾人打得頭破血流。眾無賴嚇得跪地求饒。
為首之人跪地前行到女子面前道:“女俠饒命,我等皆是本地山民,依賴砍柴打獵為生,近年朝廷下了那個《五十條》,禁止俺們入山,無以為生,才這里躲避,一時莽撞,還請女俠饒命。”
張郁青仔細看他石碑,上刻云《四時月令五十條》,詔曰,往者陰陽不調,風雨不時,是以數被菑害,百姓不安。惟皇帝明王,靡不躬天之歷數,欽順陰陽,敬授民時,以豐年成。禁止伐木,謂大小之木皆不得伐也,盡八月。毋夭蜚鳥,不得使長大也,盡十二月常禁,向下便是春季禁止伐木、禁止獵殺幼小的動物、禁止捕射鳥類、禁止大興土木,夏季則禁止焚燒山林等。
女子面若寒冰道:“滾吧!”
忽然那四名無賴暴起,一人灑出白灰迷住女子眼睛,一人抱住女子雙腳,一人抱住女子上身,一人手持柴刀朝女子劈過來。女子一時雙眼不能視物,竟被那柴刀劈中后背。女子大怒,拔出長劍,劈死兩名無賴,終究不能視物,漸落下風。
張郁青大喝道:“休得傷人!”
一名小乞丐也大喝道:“一群男人欺負一個女子,還有沒有江湖道義。”
這時,林中鉆出一名采藥童子,大喝道:“平日里你們欺負我也罷了,現在還欺負一個弱女子,我和你們拼了。”
三人加入戰團,張郁青無箭,只得以拳腳功夫,近乎村夫打斗。小乞丐手中一根短棒,上打狗頭,下掃狗腿,正是丐幫的打狗棒法。采藥童子手中的藥鋤反而更有威力,偷襲一人,打得那人頭破血流。
忽聞官道上有人吟唱而來。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訊獲丑,薄言還歸。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原來是一名俊秀小道士,身穿道袍,頭上戴冠巾,腳上云履鞋,騎著一頭小毛驢悠然自得而來。正是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采藥童子喝道:“柳師兄,救命啊!”
小道士身負長劍,中氣十足,乃是內功有成,自驢上縱身躍起,一個漂亮的空中穿梭,飄然翻上山丘,右腳點地頃刻躍至林中。
采藥童子道:“這是泰山派小五俠柳之詠,你們這群無賴不怕死么?”
眾無賴無心戀戰,一窩蜂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