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上忽涌數山,滄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聯如疊巘,列如崪岫,隱見不常。城郭臺榭,驟變歘起,宮殿樓臺,飛檐列棟,丹堊粉黛,碧瓦飛甍,魚鱗相比。春樹萬家,參差遠邇,橋梁洲渚,斷續聯絡,時分時合,乍現乍隱。中有危樓一座,直接霄漢,若天外樓,樓外天也。層層指數,裁如星點,漸入云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
牧野鉉大喜,急命疾行。未至,望之如云;及到,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
這時東方海運之中冒出一艘龐大的五彩螺舟,是牧野鉉的龍舶十倍之大,大如岡阜,出游水面,有光燭天,其行如飛,百里一瞬,伴隨大風雨。正是浮沙州秘族船只。一位金色長袍的青年帶著白銀面具,手持黃金色的古劍——軒轅神劍。軒轅神劍乃眾神采首山之銅所鑄,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世傳黃帝服神丹,乘黃龍升天,群臣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其幾杖,立廟而祭之;或取其衣冠,葬於橋山,山陵忽崩,墓空無尸,軒轅劍與赤舄不見。今日竟現于東海軒轅氏秘族。
眾水師不明所以,紛紛齊而攻之,金色長袍青年長嘯一聲,揮劈海面,軒轅劍金輝奪目,將海面劈開一條深淵,深暗不測,水霧蒸騰,化作亂云,忽而水崖合璧,發出巨大響聲,若海嘯,若颶風,又似乎天崩地裂。
那青年喝道:“自黃帝融炎帝,一統東夷、九黎,中土華夏族皆炎黃子孫。姬姓周朝滅,秦匜興代,我軒轅秘族隱居浮沙州,不爭帝位,不奪中土,不問世事,匜帝何故興兵?”
牧野鉉道:“聞蓬萊仙山,傾慕不已,因此誤入仙境。所謂興兵,乃秦朝太子戰艦與方仙道妖人所惑。”
那青年沉思片刻,道:“我軒轅族偶得傳國玉璽,已命族人送至中土。華夏中土安平系于匜帝一身,歸墟,非凡人之境,速去!”
五彩大船漸漸消失在海上,宇闊朗清,海天縹緲,空無一物。
牧野鉉道:“中土可有歸墟記載?”
燕國碣石宮苦竹道人道:“東海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豈不是寰宇之水所歸,其中有仙山乎?”
苦竹道人道:“歸墟,少昊之國,有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蓬萊島軒轅氏、瀛洲島華胥氏、方丈島魁隗氏、岱嶼島伊祁氏、員嶠島涂山氏、方壺島有莘氏。”
“少昊,白帝也!秦人奉為神祗!周人奉黃帝為先祖,軒轅劍乃黃帝圣劍,緣何少昊持有軒轅神劍!”
“少昊曾孺帝顓頊于歸墟,少昊族有恩于顓頊,顓頊之后裔女修嫁與少昊族,乃有秦人先祖。少昊族與軒轅族有此關系,少昊神族持有上古圣劍,不足為奇。”
牧野鉉道:“我牧野氏乃禹夏之臣,當奉神族而敬之。”
牧野鉉乃返瑯琊臺,召苦竹道人,問以扶蘇之事。
祖師鄒衍、鄒奭,乃陰陽五行家,神游八荒而知天下有大九州,以五德終始說聞達于諸侯。鄒衍去齊入燕,燕昭王奉之國師,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筑碣石宮,身親往師之。后樂毅滅齊,鄒衍默不獻計,燕惠王繼位,意欲捕系,鄒衍東入朝鮮,從此不見蹤跡,或曰化為神仙游于辰國、倭國、邪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