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長安,恢宏巨都,屹立眼前,固若金城雉堞上萬,疏浚城池注水成淵,郭城、內城、皇城井然有序。皇城位于西北,潏水過城西,漕渠穿城內。皇城東有宣城門、清明門、灞城門,南有暗門、西安門、復盎門,西有掌章成門、直城門、雍門門,北有橫門、廚城門、洛城門。
長安城中,經緯各長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三頃,八街九陌,三宮九府,三廟,十二門,九市,十六橋。南北有杜門大街、章臺大街、橫門大街,東西有橫貫馳道、尚冠街、夕陽街。
皇城西南龍首山是未央宮,西北是桂宮,向東依次是戚里、北宮、明光宮,東南是長樂宮,正北是長信宮。內城則是東都京兆府以及東都諸衙署,除了沒有丞相府外,一切與西都洛陽相同,只是轄區僅限三秦。內城最為顯赫的里坊便是尚冠里,西都官員公卿的家宅、宗室邸盡皆在此。
長安內城之外,則是廣袤的郭區,所謂一百六十閭,一百五十里閭在郭區。東郭區也有墻垣和大門,稱之為東都門。這一帶里坊則多是王公貴族宅邸。
郭城西北和內城交界處,乃是藁街,有西市、典屬國署、蠻夷邸、四方館以及胡人寺院,常住有十萬西域僧侶、商隊人。商賈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瑯滿目,貿易極為繁榮。
龍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和漕渠連接長安九市,設有常平倉核準糧價,平準署平衡物價。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在內城,合稱四市;其余五市在郭城,柳市在城西昆明池南,直市和交門市也在渭橋北,孝里市在雍門之東,交道亭市在便橋東。
李壞、秋細君入了東都門,只見道直樹郁,槐榆成蔭,高宅如云,塔廟雄闊,坊里參差。街衢洞達,閭里上千,九市開暢,貨別隧分,粟谷飽滿,馬羊嘶鳴。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都人士女,殊異乎五方。游士擬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
一行折而向南,行十里,抵達郭區南的樂游原,地勢高平軒敞,為登高覽勝最佳景地,再向前則是芙蓉園、曲江池。這一帶是貴族春游嬉戲之處,也是貧民聚集的閭里。
敦化里則是有一座寬大的宅院,名曰慈幼園。禮曰: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楊氏所設“慈幼園”為保養生民之處。
慈幼園的園正是一位身材矮小,頭發花白的老者。名曰翁同方,道:“楊大人,恕未遠迎。”
“長安孤兒何其多!有勞你了。”
“楊大人憐貧惜弱,翁某影從,與有榮焉。”
楊敦儒道:“長安城豪貴驕奢,狹邪艷冶;浪蕩公子,挾彈飛鷹;市井惡少,多行不法;江湖游俠,仗劍橫行;你照料慈幼園,外出行事小心謹慎。”
楊敦儒交代一番,命隨員饋贈金銖,方乘車離去。
慈幼園是一處是十五間瓦房圍成的院落,占據一坊,乃楊敦儒為首的長安官員以及義商捐資修建。善款由慈幼園園長翁同書分派使用,確保口糧、日用錢、冬季柴炭錢;慈幼局配備炊具飲膳、衲衣絮被;另有廚子、嬤嬤、乳母、雜工十數人。
翁同書是一位60歲老翁,須發盡白,看見李壞和秋細君羸弱不堪,十分疼愛,親自安排兩人食宿。李壞被安排在伙房幫助干活。秋細君回復女子裝扮,在廚房幫助灶炊。
慈幼局大約有百十名孤兒,大的十六七歲,小的三五歲。大多是長安流落街頭的乞兒,還有十名棄嬰。按照楊敦儒的訓示,一眾孤兒每日要跟隨翁同書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四書》等。讀書學字之余便是打掃慈幼局大院,幫助運送干柴、米糧、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