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豹樂不可支,阿貍跺腳前去告狀。
阿豹連忙揮手作別,魯大腳只得離開。
五鳳樓雕梁畫柱,飛檐懸鐺,揚綾飄絹,皇帝牧野鉉在洛陽勤政樓舉行“大酺”以表示與民同樂,百官畢至。牧野鉉見臺下喧嘩震天,乃命衛洛真撩鬢舉袂,高唱一曲,眾乃鴉雀無聲。宮廷教坊演奏宮廷樂舞《九部樂》、《西涼伎》、《高昌伎》、《慶善舞》等,笙、排簫、笛、篥、箏、阮、箜篌、四弦五弦琵琶、銅鈸、細腰鼓、雞婁鼓等輪班吹奏,一幅溫馨祥和的盛世太平氣氛。
秦王進獻的西涼馬戲團進行馬術表演:“透劍門伎”。狹窄通道插滿刀劍,猶如房椽,寒光閃閃,共氏小將駕乘駿馬,下鞭而進,錚焉聞劍動之聲,奔騰跳躍,飄忽馳騁。圍觀者人山人海頓時山呼喝彩。
晉王進獻的雜藝團表演:尋橦飛人。王大娘重梳短髻,下墜金鈿,星眸顧盼,精神傲峭,羅袖迎風,身段嬌小,身輕足捷,尤勝男子,緣竿而上,裊裊若在青云里,四轉飛旋,上下蹁躚,忽然翻身垂頸,急速下滑,似乎失手欲落地,卻噶然而止,距離地面不足三尺。眾人驚呼不止,卻又拊掌歡呼。皇帝道:“這是山鼠懸頭猿掛膝,尋橦絕技。朕有詩:樓前百戲競爭新,唯有長竿妙入神。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百官阿諛奉承之詞一片。
燕王進獻的是朝鮮秋千團,表演的乃是三五名朝鮮女子,秋千架的裊裊橫枝高百尺,懸掛著紫碧相間的長長絲繩,那些女子身輕裙薄身材曼妙,體格修長,自有一番溫柔似水的魅力,只見她們雙手向空如鳥翼,彩帶飛舞,飄飄似仙。忽然拋出彩帶,上書:秋千之樂,千秋之壽。忽然有女子雙手脫繩,借秋千回蕩之力躍入空中,在空中翻個跟斗,卻又被另一蕩秋千者接住。皇帝道:“傳他們覲見。”三名為首朝鮮女子來到樓臺,個個薄汗輕衣透,矯健有力更顯身材曼妙,艷麗彩裙更顯容貌姣好。皇帝問:“三姐妹么?容貌如此相似?”“我們是三胞胎!”皇后問:“嗯!三姐妹何方人士,可曾婚配?”“我們本是朝鮮帶方人,本居帶水之畔,我朝鮮王遣送燕王府,尚未婚配。”皇帝牧野鉉面無表情道:“燕王費心了,各賜千金吧!”
楚國獻藝“百獸率舞”,五只大象入場,或拜或舞,動容鼓振,中于音律,竟日而退,犀象舞成行,隨樂而舞。阿豹指揮三頭老虎就地打滾、坐立,憨態可掬,忽然一頭老虎來到阿豹身邊張開大口,似乎有求于阿豹,阿豹則腦袋入虎口查看。原來是一根食物的橫骨卡住了牙齒,阿豹為之取出。眾人連聲驚嘆,膽小者閉目捂眼。那老虎口腔舒服,搖頭晃腦,連連打滾,若同小貓一般撒嬌。圍觀民眾無不歡呼鼓掌。
阿貍則騎在大象身上,挑起旗幡,上書:“百獸率舞,壯我國魂。”
皇帝大為高興,對身邊的戚皇后道:“楚王費了心思啊!”
“那是他為臣子的本分。”戚皇后道,“那兩個孩子怪可憐見天的,應當賞賜點。”
阿豹、阿貍應召來到城頭。
皇后問:“猛獸害人,人之所畏,而你獨不畏邪?”
阿豹道:“人無害獸之心,則獸亦不害人。”
皇帝問:“你以何方術馴化猛虎啊?”
阿貍答道說:“何必術為?撫我則厚,虎猶民也;虐我則仇,民猶虎也。理民與馴虎,亦何異哉?”
牧野鉉仰天大笑道:“好!好!小小年紀竟是諷諫朕治民的大道理,看來并非山野未化之民,各賜金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