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天,狼煙四起,遼西陽樂城內警鐘長鳴。扶余國和沃沮大軍將遼西陽樂城團團圍住,城外石堡被逐一攻拔。
王次仲率領的大軍包括了苦夷島上的赫哲、骨嵬,沃沮、濊貊、夜叉國、流鬼國、驅度寐等軍隊,乃是鯨海諸國、北冰海諸國的聯合軍隊。遼西陽樂城僅有守兵兩千,扶余大軍不分晝夜攻城,王浚親自督戰,守城器械城池的金湯、火油、擂木等威力下,竟是將扶余兵攻勢打消下去。
王浚筑城得益于墨家《筑城法》,護城濠外有鹿角木、陷馬坑、拒馬槍;墻頭有檑具(木柱上釘有尖銳的逆須釘)、狼牙拍(長寬約1.5米的木板上釘滿鐵釘)、抓槍(長7米,帶倒刺的單兵武器)、弓箭、弩機、砲車(投石車)。
王次仲則令大軍在城外堆砌高于城池的土山,并制作巢車、望樓,時時瞭望城內情形,又制作砲車,單梢砲五十、雙梢砲三十,一起發動,砲石集中轟塌城墻,又間雜煙火彈,城上守軍生存艱難。城下呂公車運送士兵抵達城下,搭建壕橋,以撞車撞擊城門。魯班門的云梯搭上城墻,眾勇士攀爬城墻,這就是蟻附攀城。守軍意欲攻擊,卻被城外樓車上的弓箭一陣壓制。
次日城外聲勢浩大,卻均是一觸即反。
王浚道:“《墨子守城法》,鑿地為道,行于城下,因攻其城,每一丈建柱以防崩陷。復積薪于柱間而燒之,柱折城崩,須慎防。”
眾人乃掘井,以甕聽音,辯其方位,放水淹之。
雙方拉鋸交戰數日,不分勝負。守城雖然辛苦,但看到賊兵死傷無數,城池安然無恙,皆心中大喜。王浚道:“頓兵攻堅,兵法所忌。”傳諭諸軍,只要守住城池三日,丁鵬、張虎便會率軍回防。眾人更是心中安定,毫不畏懼。
烽上王道:“《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尊上何以強攻?”
王次仲道:“東胡諸部孱弱,不諳軍紀,若不歷經苦戰,何以成軍,今日便是歷練。”
“如此下去,傷亡過重,恐有傷軍心。”
“明日結束此戰。”
次日,清晨王次仲、扶余將軍阿蘭拂、沃沮烽上王在城下喊話。王浚來到城頭,只見王次仲命人推出一囚車,囚車一年輕人形容憔悴,雙目失明,正是失蹤的王毓。
王次仲道:“王大人,這是你的獨子王毓,若是大人獻城投降,我王必令你父子團圓,加官進爵。”
王浚大罵道:“夷蠻小人,竟行此奸計。”
王毓道:“父親大人,孩兒不孝,民族大義,何所惜吾身!”
王浚喝道:“燕王大軍在后,我等何所畏懼。你放我兒安全歸來,否則汝等死無葬身之地。”
王次仲道:“燕王正陷身造反大案之中,牧野鉉已命云中軍、齊軍北上提防,一言不合便是滅國之禍。他豈有膽子調動大軍,給人以造反口實。”
王毓罵道:“卑鄙小人,天子英明豈會中了爾等詭計。”
王次仲道:“閉嘴。”他手中拂塵一揮點了王毓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