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準允諾。
箕否根基在江東六州,自覺難以撼動京城大局,又見大燕水師雄壯,遂自率軍隊向西,名為迎擊牧野無咎大軍,忠于新君,實則避禍。路最于板門店堅壁清野,據險而守,倭國亂軍難以突破。
秦卿、張郁青、王唊、張華趕赴三韓,馬韓王首領樸勛、辰韓王昔通解、弁韓王金望海各帥殘部前來。
樸勛道:“倭寇已破三韓,直逼板門店!漆川梁之戰,我三部水師200艘戰船僅剩12艘板屋船,三韓可召民船200艘。如何與倭國對抗?不若放棄全羅道沿海,在陸路與之決戰。”
秦卿道:“棄全羅道海域,此賊之所以為幸。凡兵戰之場,立尸之地,必死則生,幸生則死。本使親率大軍與倭國水師決一死戰。況且天時、地利、人和乃勝敗之本,伺機而動,可挫敵軍。”
張郁青雖然也覺得實在眾寡懸殊。但是他為秦卿大智大勇所感染,大聲道:“天命歸我,倭國必敗,迎擊倭國水軍正在此時。”
秦卿道:“倭國水軍勢大,不可與之正面決戰,唯有尋求地利以破之。”
辰韓王昔通解道:“鳴梁海峽寬80丈,兩岸險峻,可據險而攻之。倭國遠渡重洋而來,必以大型軍船居多,鳴梁海皆淺海,唯有潮漲之時可渡大船。我等可在海峽內水底布下鐵鎖木樁,與潮漲之時,誘敵深入,而后然后趁退潮時用小船蟻聚襲殺。”
秦卿道:“本座在水師長大,素知潮汐之理,賊軍乃島國怎會不知?”
昔通解道:“鳴梁海水文極為復雜,不但水流湍急,且有很多暗流,漩渦、潮汐瞬息萬變。本將曾探究此海峽兩個時辰潮汐必然變化,此事三韓罕有知之者。只是淺灘,北海水師巨舶更難駛入。”
秦卿道:“巨舶不必駛入海峽,一旦開戰,本使率水師截斷其后路,只管炮火猛擊。倭國安宅船經不起巨舶轟擊,必然大潰。海峽兩岸可設鋼索,霹靂機,只待敵軍進入則狂轟亂砸。”
眾人詳細計議細節,一連三日,方才確定謀劃。
倭國三艘戰船在蘭浦海域巡邏,提防朝鮮水師破壞補齊線。忽見10艘朝鮮板屋船,我軍船上鼓噪而攻,巡邏戰船招架不住,回頭奔逃,進入鳴梁海海峽。倭國水師先鋒八重通總,發現海峽內旗幡飄揚,隱隱船只眾多,不由驚道:“朝鮮水師主力早已經殲滅,何處又來如此多戰船。”他卻不知秦卿令三韓召200民船,臨時改造,便插旗幡以惑之。倭國軍觀察片刻,八重通總道:“故弄玄虛,我等沖入其中,一股而奸之。”倭寇謀者少彥名道:“敵情不明,貿然而入,恐遭埋伏。”八重通總道:“朝鮮人即使神仙也難短時間造的許多船只,聽我號令,沖!”倭國戰船一擁而入,忽然海峽內數百船只鼓噪而出,蜂擁而來,箭矢如雨,四面八方,不知多少朝鮮水師。八重通總大驚急令掉頭返航,幸得及時,切順風而逃,戰船并未損失。
倭國水師主將建御名方得聞朝鮮還有水師基地在鳴梁海,遂集結戰船300艘于蘭浦。三日后清晨,300艘戰船分為五隊大舉進擊鳴梁海峽,清晨海流由東向西,順風順水,速度甚快,魚貫而入,卻見前方破落漁船三十逃命而去。所謂基地不過是破木、土墻臨時搭建的碼頭。
建御名方笑道:“渾蛋,這就是八重通總所說的朝鮮水師基地?”倭國眾軍大笑,傳令全軍追擊而去。少彥名道:“此時蹊蹺,此間險峻必有埋伏!”建御名方道:“王爺竟是如此懦弱?”忽然廝殺聲大作,昔通解王率數十艘戰船而出。少彥名方大驚失色,鎮定心神一看,原來只有十幾艘戰船。建御名方不由長笑道:“這就是所謂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