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準允了么?”
“是的,我別無選擇。三日后米特里達梯就會越過幼發拉底河。更重要的是羅馬人在敘利亞的總督奧盧斯·加比尼烏斯會支援米特里達梯。他是格奈烏斯·龐培的忠實追隨者,與米特里達梯私交甚好。我們最好不要招惹他。”
蘇雷納道:“格奈烏斯·龐培雖然不會開啟與帕提拉帝國的戰爭,但是他的決心和政治手腕可是一流的。”
“他在埃及恢復托勒密十二世的王位,又在敘利亞扶持了希爾卡努斯二世為猶太教的大祭司,還在卡帕多基亞、加拉太扶持新的國王。同樣也會扶持米特里達梯征服巴比倫尼亞。這就是龐培的策略,以政治外交手段籠絡和奴役諸部。你知道我在說什么!蘇雷納。”
“當然,龐培要做東方諸國的王中之王。”
“若是臣服羅馬人,我并不眷戀這個王位,給米特里達梯,我也毫無怨言。”
蘇雷納道:“不!帕提拉帝國百年榮耀不能終結于此。如果猶太人狂熱的分子推翻希爾卡努斯二世,那么奧盧斯·加比尼烏斯便沒有力量支持米特里達梯爭奪王位。”
“希望如此,蘇雷納。”奧羅德斯疲倦的伸了伸懶腰。
猶太人的反抗牽制了敘利亞的總督奧盧斯·加比尼烏斯。米特里達梯三世的征服之路終止在了塞琉西亞。塞琉西亞坐落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底格里斯河畔,與俄庇斯(日后的泰西封)對望,是亞歷山大在兩河流域的最大遺產。塞琉西亞擁有六十萬人口,由三百名議員組成的議會治理,是世界級大城市之一,只有羅馬、亞歷山卓和安條克可以相提并論。聽聞米特里達梯三世鑄造錢幣,收買人心,奧羅德斯如坐針氈。一旦米特里達梯三世界穩固了統治,則將羽翼豐滿,帕提拉帝國將無寧日。
蘇林家族的軍隊傾巢而來,乘坐三十艘戰艦,在查拉塞尼登岸。塞琉西亞舉城嘩然,紛紛保持中立,議會拒絕提供更多的錢糧支援。蘇雷納則率張郁青、劉平國等人夜襲塞琉西亞。東西夾擊之下,米特里達梯的軍隊潰散,只身逃亡敘利亞。奧羅德斯終于可以安然坐在王位之上,意欲賜封蘇雷納為巴比倫尼亞之總督。
蘇雷納道:“龐培、凱撒、克拉蘇結為同盟,號稱羅馬三巨頭。按照他們的約定,在第二個執政官任期完結之后,克拉蘇將會成為敘利亞行省總督。”
奧羅德斯道:“克拉蘇不過是一個沉迷黃金和權利的商人,早年跟隨蘇拉對抗馬略,鎮壓斯巴達起義的那些戰陣經驗早就淹沒在美酒和美女之中了。”
“克拉蘇作為羅馬最富有的人,但克拉蘇做三巨頭之一,卻始終無法與龐培。凱撒相比,因為他沒有赫赫戰功。在人生別無所求的時刻,那只有歷史和榮耀才是唯一向往。所以克拉蘇成為敘利亞總督,第一件事情便會東征。”
奧羅德斯一口飲盡金杯之酒,喝道:“備戰吧!蘇雷納!訓練一支強大的軍隊!我全力支持你!羅馬人貪得無厭,西方膏腴的兩河、敘利亞、小亞細亞,條支、本都相繼被龐培滅亡,亞美尼亞也落入羅馬手中,下一步就是泰西封了。”
蘇雷納得到奧羅德斯的金幣支持,與張郁青商議重金招募軍隊,積極備戰。
蘇雷納道:“羅馬素來博取眾長,借鑒希臘的長盾牌和西班牙的標槍短劍,羅馬人的步兵方陣久經戰陣,所向披靡,地中海沿岸絕無敵手。”
張郁青道:“鐵騎沖散陣形,輕騎鐵箭破陣。”
風過庭道:“王城的護衛隊乃是具裝騎兵,身披雙層銅鐵護甲,內有鎖甲,外有鱗甲,再手臂和腿部有環甲防護,馬有鐵面簾與護頸,不懼羅馬短劍。戰斗時正面沖擊,以密集隊型撕開步兵陣形。再配備長劍、戰斧等副武器,那將是步兵方陣的噩夢。”
蘇雷納道:“我的朋友。如此極度奢華的親王衛隊,整個安息帝國只有國王才有百騎。鐵甲重騎,非大宛良馬不足以負荷!非久經訓練騎士不能操控。若是他們的武器是四公尺長的騎槍,沖鋒之時必須雙手握持,膂力不足也是不行。一年之內能配備一千人已經是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