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烏斯道:“密特拉是契約之神、光明主神、太陽神,還是我們士兵崇拜的戰神,他殺死了金牛座,主宰了天界。”
蘇雷納道:“密特拉是印度教的密多羅神,也是佛教中的彌勒菩薩,還是拜火教阿胡拉·馬茲達在人間的代表;基督教中,又是四大天使之一的米迦勒……”
卡西烏斯大怒道:“玷污我們的神,你們都得死!”
羅馬殘余士兵身穿密特拉教的服裝,沾染了公牛的鮮血,發瘋一般沖殺而來。他們不甘心失敗,也不能接受投降,意欲玉石俱焚。
蘇雷納揮了揮手,城頭的張郁青率領唐果果、商丘成、劉平國等冒了出來,亂箭勁弩鋪蓋地,羅馬士兵流盡了最后一滴血。繼而憤怒的安息士兵全殲城中士兵,以滾燙的金汁灌入克拉蘇的喉嚨。
蘇雷納只得砍下克拉蘇頭顱和右手,由阿納克送到了尚在亞美尼亞的奧羅德斯。
大戰結束一年之后,奧羅德斯派軍隊護送張郁青回歸東方。張郁青無法與道別,因為蘇雷納鎮守克萊,懾羅馬人極其仆從國的報復。奧羅德斯命歐拉維納為安息使者,六百人的安息使團浩浩蕩蕩。
安息東部蘇林家族仍與大宛、大月氏爭奪土地,亞歷山大大帝所修筑的埃斯哈達城已經被大宛所占,希臘后裔們繼承了希臘優秀軍事素質,即使安息帝國的第一家族也難以攻克。使團只得北上繞道康居、烏孫,再至烏孫的屬國姑墨、溫宿,尋機返回。康居國策中立,與烏孫、大宛、安息之間的關系皆佳。
烏孫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軍隊十八萬,乃是西域首屈一指的大國,下冬都赤谷城,夏都伊犁城。其國官制,昆彌之下,設大祿(國相)一人,左右大將二人,候三人,大將、都尉各一人,大監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騎君一人。其眾以游牧為業,不事耕種,多產馬,富人有馬多至四、五千匹者。
初烏孫與大月氏俱在祁連敦煌間。烏孫難兜靡趕走塞人占領伊犁河谷,大月氏攻殺難兜靡,奪伊犁河谷。王子獵驕靡剛剛誕生,被遺落在草原上,蒼狼喂奶而生。匈奴冒頓單于異之,遂將獵驕靡收為養子,助其趕走大月氏,復奪伊犁河谷。單于整編投降的月氏部族跟隨獵驕靡,這就是烏孫的月氏翕候。獵驕靡一鼓作氣西占七河,接夷播海岸;北納伊列之地,與呼揭王接壤;南囊括熱海(伊列塞湖),抵白山之下。獵驕靡以為:非匈奴無以復國,秉持感恩之心。所以雖然烏孫強大起來,但是一直保持著匈奴屬國的名義。
獵驕靡有十幾個兒子,長孫名軍須靡,被立為繼承人。但獵驕靡的中子大祿者不服,糾集上萬騎叛離。軍須靡為烏孫不分裂,答應由大祿之子肥王翁歸靡繼任。肥王翁歸靡繼位之后,軍須靡與匈奴左夫人所生的兒子泥靡,封為岑陬王,在北部伊列地區。肥王居南,泥靡居北,分別統有數萬戶部眾,各自為政。安息使團進入七河地區,風過庭與歐拉維納聊起了烏孫狼祖傳奇。
歐拉維納道:“羅馬城的傳說也是如此。古羅馬帝國特洛伊城被希臘人攻陷,守將伊尼亞逃出,修筑了亞爾巴龍伽城,并當了國王。王位傳了15代,努米托的弟弟阿穆略篡奪位,并逼迫努米托唯一的女兒西爾維亞做了貞女塔的女祭司,戰神馬爾斯卻與西爾維亞相愛并與其生下一對雙生子:羅慕洛和勒莫。母狼喂養兄弟長大,率亞爾巴龍伽人民起義,推翻阿穆略的統治,并使努米托重登王位,建立了羅馬城。”
風過庭道:“根據《西行錄》載:狼和鷹是游牧民族共同的圖騰,所以丁零、奄蔡、康居、烏孫、匈奴、大月氏都有狼旗鷹冠的傳統。不過烏孫不同,狼為天神,烏鴉為大地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