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有樂齋道:“三日后的茶會文高之事就拜托諸位了。我要去見本多家府邸了送畫像了,大約這時他們已經返回了啊!本多忠勝已經老邁,在他死之前,我得為他畫副遺像。”
柳之詠道:“有樂齋大人,我與立花宗茂意欲到本多府邸,可否同行?”
有樂齋道:“正好啊!”
兩人陪同立花宗茂拜見本多忠勝,本多忠政見到柳之詠生還,十分欣慰道:“中途俠士,我以為你已經死去,忠政此生無法報答你的救命之恩了啊!”
織田有樂齋笑道:“現在就是報恩的時刻嘍,我們要見忠勝大人。”
后堂見到年邁的本多忠勝,他在幕府極有威望,被稱為德川四天王之一,年輕時號稱倭國第一猛將,為德川家事業出生入死。他生平五十六戰從未曾受傷,時稱“八幡大菩薩”的化身。如今卻是一幅老態龍鐘的模樣。
織田有樂齋送上畫像,本多忠勝道:“惟妙惟肖,頗得神韻,老夫死后就以次遺像留于人間吧!”
織田有樂齋笑道:“你們這父子兩個,張嘴說什么死啊!真是的!來自中土的雅士聽見多忌諱。”
本多忠勝笑道:“哦!這位中土雅士么?十分幸會啊!”
本多忠政道:“父親大人,他就是我說過救了兒子性命,姬路城大戰刺客的中土俠士。”
本多忠勝俯首施禮道:“感謝您,本多家給中土俠士帶來麻煩了。”
柳之詠道:“機緣巧合,幸甚至哉。”
本多忠勝道:“有樂齋稱你為雅士,那柳俠士必定是文武雙全了。不知閣下可愿出仕德川家。”
柳之詠道:“小子才學淺薄,我認識一位智勇雙全,兵略無敵的大將之材。”
“哦!是何人?”
“西國無雙大將立花宗茂,此刻在門外等候您的召見。”
七十歲的本多忠勝突然眼前一亮,大喜道:“西國無雙大將,終于可以再聽到你的兵法了!中政,你要虛心請教啊!”
一旁伺候的本多忠政道:“如今兵法流派甚多,在下正是在彷徨無措呢。”
立花宗茂行禮后,道:“凡臨戰陣,須知敵人的虛實,臨機應變,預定計策,故千人能抵萬人,所以并不是特別使用什么流的軍法。為將者對士兵不偏袒,慈悲以對,犯法則罰之,作戰之時,士兵用命,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方法。庸碌大驅使士兵,以上下級別待之,若能抱有慈母般情感,了解家臣是內心,那么就成功了。”
本多忠勝嘆道:“立花家封地被移除,家臣依舊忠心耿耿,正是此原因吧!中政,切勿忘記啊!”
本多忠政俯首道:“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