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道:“市正大人,你是秀賴的老師,豐臣氏的老臣,你應該明白此事拖來拖去,只會增加哪些有心之人的妄念啊!此事交給清正、正則、幸長諸公吧!老朽抱恙在身,脈象不穩,目常朦朧,每日謄寫南無阿彌陀佛,翹首期待秀賴上洛。”
加藤清正道:“必不辱大將軍之命。”
德川家康又道:“還有事要委托清正啊。我身邊有金地院以心崇傳講解佛法、南光坊天海講解縱橫學與陰陽學、林羅山講解儒學、茶屋四次郎講解經商之道、大久保長安講解地礦之學,但是還是缺乏一個深諳史學之人。我最近研讀中土史書缺乏高人啊。”
加藤清正道:“末將倒是結識一位來自中土的飽學之士,人很年輕,但是經史子集無不爛熟于胸,名曰柳之詠,此刻正在衛隊之中。”
德川家康道:“快傳他進來。”
柳之詠進入御所廳堂,德川家康與柳之詠兩人同時一愣,德川家康笑道:“原來就是閣下啊!”柳之詠道:“原來您就是大將軍,晚輩幸會啊!”德川家康道:“你們不知道,我所說昨夜與中土雅士幸遇而論天下至道。那個人就是柳之詠閣下啊!哈哈!那今后柳之詠便是老朽的史學之師啦!”
眾人稱奇。
自此柳之詠攜立花櫻雪入駐御府,每日為德川家康講解《乘》《志》《梼杌》《春秋》等中國史書。德川家康得知立花櫻雪乃立花宗茂之女,遂問:“柳師以為立花宗茂如何?”柳之詠道:“性情沉穩堅毅,深諳兵法韜略,胸襟寬博,乃優秀將才。”德川家康道:“本多忠政多次推薦此人,我尚在猶豫。柳施如此說,那邊召見他吧!”
立花宗茂覲見,德川家康問以天下之事。立花宗茂答曰:“不才獻三計,第一計:挾天子以令諸侯,加強控制皇室,另立新君以召諸侯上洛。第二計:早定徳川秀忠為大將軍,以為幕府繼承人,以平天下異心之人妄念。第三計:易封豐臣秀賴,以覺豐臣舊臣禍亂之心。”
德川家康沉吟半晌,大笑道:“真乃西國無雙的大將啊!”
德川家康自得立花宗茂更加崇信柳之詠,為柳之詠謀了武家傳奏的公家職位,自由出入宮廷,拜見已經是天皇中宮的德川將康的孫女德川和子,為幕府和皇室傳遞消息。柳之詠與金地院以心崇傳、林羅山、大久保長安、南光坊天海等并為德川家康的智囊集團,名義上負責徳川秀忠的女兒德川和子的教育。
天皇原本對柳之詠有戒備之心,但天皇竟與宗彭澤庵、玉室宗珀、江月宗玩等乃禪友,眾人均是詩詞書法愛好者,相處融洽。
一日柳之詠自二條城前往御所,來到梅屋町。
路邊小巷走出一名老嫗,道:“公子,吾家有自釀酒,可愿飲否?”
柳之詠道:“彼店何在?”“百步之外,櫻花樹下。”
柳之詠遠觀意境甚美,遂往,開啟酒壇聞之,酒香濃厚,遂問:“琥珀銀紅,冽香四射,何酒?”
嫗笑曰:“米醴瓊酒,但飲之,自有佳境。”
老嫗以水晶杯奉酒,柳之詠暢飲大醉。
柳之詠醒來,黑暗中摸索四周,發覺自己身處床榻,身邊是一女子,膚膩如脂,麝蘭噴溢,。
柳之詠道:“此乃何處?”
女子曰:“乃仙境,前世與你有夙緣,今日遷郎來,不必驚訝,耐心居住數日,了卻前世塵緣,郎即可去。”
稍歇片刻,女子起身窸窸窣窣穿衣而去。
忽而有女官道:“郎官何求?”
柳之詠道:“昏昏沉沉,只望燈來。”
和服女官舉燈,從食盒取出清酒、生魚片、鴨臛等食物放到桌子上,道:“將就吃些。”
柳之詠聞到菜肴美味,始覺饑餓,但他依舊嚴守規矩,不緊不慢飲食。
女官侍立一旁笑道:“腹中雖饑餒,飲啄猶自閑。”
這和服女官只有十三四歲模樣,竟然能吟詩作對,還如此應景,柳之詠大為心動,問道:“妹妹貴姓?”
女官笑而不答。
柳之詠又問:“此乃何處?”
女官答曰:“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言畢,收拾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