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魔石體系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因為種種附魔修改與細微調整的知識,需要大量裝備和原材料來練手。
陳咬鋼前世初期只是個普通小萌新,沒錢沒技術,經常看著大佬那套秒天秒地無雙割草的神裝咽口水。幸好每個版本資料片都不是完美銜接的,在頂尖玩家打通當前版本之后,一般都會有一段時間的摸魚護肝期。
到了那個階段,大佬們的裝備基本上都接近當前版本理論完美,市面上的裝備原材料和附魔石價格下降。
學習成本降低,惡性競爭搶購的事情基本上消失,陳咬鋼才有機會學習如何使用附魔,如何自己鑒定一件裝備的價值。
曾經的陳咬鋼比較中庸,什么都喜歡,但什么都不強。他很羨慕那些會唱歌,會畫畫的人,很崇拜那些在世界戰場上秀操作秀到起飛的人,但總是覺得上手困難,淺嘗輒止。
直到陳咬鋼發現他遇到了自我的瓶頸,雖然成功轉職箭神,但武器與技能熟練度再高,他也沒辦法進一步突破自我。
那些千鈞一發的極限操作,令人眼花繚亂的小墊步,佯攻,借力變招,受身招架起身反擊……
那些匪夷所思的裝備套路,隨心所欲道具流,純粹跳躍攻擊流,火系魔法造成上升氣流,配輕身飛行術的隕石轟炸機法師,凌波微步冰雪滑行,在水面冰面巖漿面沼澤地帶,狂秀身法操作的體術大佬……
而陳咬鋼只是一個普普通通,中規中矩的箭神,雖然戰斗手法特別穩定,但基本上毫無靈性可言。
痛定思痛,陳咬鋼開始思考學習,真正的理解套路背后的靈感與奇思妙想——而不是和很多人一樣,看不懂了打不過了就抄攻略,到處聽人吹噓這件裝備多么強。和新人一樣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路,傻乎乎的為其他人的練手附魔產品買單。
如此往復,陳咬鋼終于在中后期的資料片版本,學會了如何迅速構建開荒裝備,如何提高生存效率與打寶效率,讓自己的實力與財富瘋狂翻倍。正是他不斷用汗水換來知識與技術,才成功接近了那群頂尖天才。
換句話說,真正的神槍手都是用成噸的子彈喂出來的,天賦、努力與資源缺一不可。完全沒天賦的人,需要萬倍的努力。
就算其他人有什么探知類的魔法,可以探查到陳咬鋼的手段,他其實也完全不虛:反正異界原住民剛剛經歷混沌之雨,對于附魔裝備的理解還在非常原始的階段。
就算異界原住民,在以后可以自行提取附魔石,也需要大量的嘗試和積累,不可能人人如龍,而且成功率不會太高。
回想起第一次偷工減料節約成本,最后成功打造自己的得意裝備,陳咬鋼心中不禁感慨萬千:“不知道流浪者營地有沒有什么好東西可以撿漏,要是能夠湊出一塊【點金石】,我就可以用3-6詞綴的黃金武器開荒了!”
白板裝備?就是陳咬鋼用起來一樣能殺怪,可是想起那把被尸魔一拳錘斷的長劍,陳咬鋼對極品的渴望就無比強烈。
不過,對于死胖子基德曼,陳咬鋼可沒什么好臉色,擺出一副具有威脅性的高姿態是必要的。
這家伙雖然做生意很有本事,但他實在是……又騷又賤!
陳咬鋼不確立自己合伙人的地位,不懟他一波又給他點糖吃,他就不聽話,正常的交往手段沒辦法和這種人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