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期間。
在蘇琴覓與顏楚尋的討論之下,他們決定——
開新書!
寫一部草根通過科考逆襲的小說!
名字叫——
《寒門》。
雖說蘇琴覓有很多腦洞,但很多都很夸張,也不太符合這個時代,所以,她就挑了一個符合這個時代的題材寫。
寫關于科考的小說,一方面,是為了彰顯“正能量”,讓寒門子弟看到草根逆襲的傳說,無形中肯定也會對他們形成一種鼓勵,讓他們憤而崛起。
另一方面,這樣的小說,在某種程度上,也符合王朝的意志。
王朝肯定希望多有寒門子弟能夠崛起,不然,都是那些大家族的世家子弟,這類人多了、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派系,不利于王朝的統治。
如此,這本書要是發布出來,只要寫的內容沒有影射什么,說不定還能得到王朝的肯定與支持。
同時,打臉那些喜歡批判他們的“大作家”。
再一方面,盡管是關于科考的小說,蘇琴覓依然可以做諸多的創新,把故事寫得波瀾起伏,區別于當世那些已經存在過的相關的文章。
此外,寫書來賣,買的人基本都是在讀書或讀過書的,可以說,科考與他們息息相關,這樣的書寫出來,也比較容易引發他們的共鳴。
確定了題材,然后便是內容。
整個春節,他們都在規劃著這本書的大綱與細綱。
到了二月,他們才真正開寫。
依然是蘇琴覓組織故事,顏楚尋下筆。
筆名也依然是——
尋覓先生。
月底的時候,前面十五章寫好了,夫婦二人便一同去了郡城,把稿子交給封承勉過目,看看能否過他的這一關。
封承勉接過稿子看了看,拿著稿子的手微微顫抖,等看完了,才道:“哎呀呀,這書,可是——”
“絕品啊!”
“這是與《夢醒成翁》完全不同的故事啊!”
“而且,創作技巧方面,明顯有了更大的提升!”
“最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價值,絕對不一般!”
與《夢醒成翁》相比,《寒門》更符合當下的潮流!
價值不可言喻!
《夢醒成翁》更多在于新奇,很多人因為沒見過這樣的故事,才會喜歡。
事實上,《夢醒成翁》并沒有在傳遞什么能量,可以說是無功無過。
正能量當然也是有的,但并不是主題。
至于負能量,蘇琴覓肯定是繞開了的,不會去寫這種東西,省得給自己招惹麻煩。
《寒門》就不一樣了,就是在講一個寒門子弟通過寒窗苦讀,飽受艱辛,通過科考逆襲人生的!
這滿滿的正能量啊!
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
更是王朝想要看到的!
所以,封承勉很是看好這本書,還提醒他們不要寫容易得罪王朝的內容,最好是能美化就美化。
蘇琴覓表示了解。
他不說,她也會這么做。
她又不傻,活在王朝的統治之下,有病才會去寫王朝的不好。
談了半天,關于這本書的合作,也就確定下來了。
和以前一樣,每個月交一次稿,每次十五章,也就是三萬字。
談好了合作之后,他們還一起去吃了一頓飯。
吃完了飯,他們就返程了。
“也不知道這本書會賣得怎樣。”蘇琴覓還挺期待的。
“至少,不會比《夢醒成翁》差吧?”顏楚尋笑了笑。
“要是賣得比《夢醒成翁》差,那就尷尬了。”蘇琴覓道。
畢竟,文筆提升了。
故事也更符合當下的潮流了。
相比《夢醒成翁》,能夠接受《寒門》的應該更多。
也就是說,《寒門》的讀者基礎應該要更廣泛一些。
只要寫得不歪,被那些“大作家”批評的可能性也不會很高。
除非,有些“大作家”就是看他們不順眼,就是想挑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