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門》恢復連載之后,她就收到了很多讀者的信——不是讀者直接寄給她的,而是讀者把信交給封承勉,讓封承勉替他們送,畢竟他們也不知道尋覓先生長什么樣,住哪里。
看著那些書信,原來,在《寒門》停更的那些日子,很多人都覺得她出事了,為此傷心不已,畢竟停更了那么久。
后來,看到《寒門》復更,文筆也與以前一樣,人們就又為她還好好的感到開心,興奮不已。
這些信,有感激的,有鼓勵的,有贊美的,有與她分享讀后感的,甚至是與她探討劇情的……
總之,都是很正面的東西。
就沒一個罵的。
想著在現代的時候,隨便翻看一本書的評論區,都是一堆動不動就罵的,甚至攻擊作者的。
她自己也罵過。
后來,才發現,這是一番多么愚蠢的操作。
不當作者,永遠不知道作者的不容易。
寫得不好,被罵正常。
但有些人就愛挑刺,而且素質低下,跟罵街的潑婦似的,不管怎么寫,但凡不合ta的意,就會把作者噴死。
看著這些讀者的來信,她很高興,也很感激。
在拿到這些信的時候,她還擔心,會不會有噴她的。
結果,把最后一封看完了,也沒有。
看著信上寫的那些文字,她心中還挺暖和的。
這些讀者,可真是她的天使。
她決定,要是能夠回歸現實,她肯定不會亂評論別人的作品了。
對于不喜歡的作品,不看就是,何必罵罵咧咧,懟天懟地?
人家作者也是辛苦的,何況大環境下讀者看書基本是不花錢的,結果,卻因為一些讀者的惡評,讓后來的讀者書都沒看就紛紛表示“勸退”,讓人家作者的辛苦付之東流——錢沒掙到,還要被罵……
總之,她覺得,罵不是不可以,但也要有條有理地指出問題在哪,要有邏輯,畢竟千人千面,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你不喜歡的,不代表別人不喜歡,你覺得有問題的,不一定就真有問題——畢竟,你不是標準。
何況,作品就沒有完美的,只要你愿意去挑,總能挑出毛病來。
就像一個人,你不喜歡ta,就怎么看怎么覺得ta這里有毛病,那里有毛病,好像渾身都是毛病。
你若喜歡ta,ta再怎么不好,你卻也總能看到ta身上發光的那些地方。
說到底,就是喜歡與不喜歡的問題。
喜歡,就瑕不掩瑜。
不喜歡,就是白紙上的一個小黑點,盡管很小,但就是怎么看怎么厭煩。
所以,有時候,你不喜歡別人,真不一定就是別人的問題——或許別人也有問題,但可能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
書也一樣。
在心中感慨了一番,蘇琴覓決定挑幾封信,給他們回信。
那么多信,她也不可能都回。
畢竟,精力有限。
這些回信,她都是在空間里寫的,這樣能減少花費的時間。
“顏夫人,聽聞你懷孕了,就過來看看。”
封承勉已經很久不來了,聽說她懷孕了,就特意跑過來一趟。
“哎呀,我現在應該叫你定南侯夫人的,真是失禮。”
他糾正自己。
蘇琴覓笑了笑道:“一個稱謂而已,我不講究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