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吳王夫差收下了我。
我看著他剛愎自用,看著他被奸臣蒙蔽得團團轉。
看著他下令,在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鴟夷革裹著拋棄于錢塘江中。
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沒有了伍子胥的盡心盡力,吳國,還能撐下多久呢?
就算沒有伍子胥的雙眼看著,也會有萬千人,見證那一幕。
有時候夫差喝多了酒,有時候他又極為清醒,不過每次都是在深夜抱著我,對我說著想念伍子胥的話。
他也曾后悔吧?
后悔把一個如同叔父一步一步拉扯他的人,送上絕路;后悔他最終成為了如同伍子胥那般鞭尸的人。
“竟然是那錢塘江邊的百姓為他立祠。”
那日夫差說道。
“你后悔了?”再聽了很多次之后,我終于還是問了這個問題。
“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夫差沒有回話,只是這么問我。
“你與他相處了這么久,你覺得他是那般的人嗎?”
我看著他,堅定地說:“對你對吳國,他問心無愧。”
夫差聽完,整個人如同一棵一瞬間燒死的樹,從那之后,夫差再也沒有抱著我,跟我提過伍子胥。
他有嘗試過改變吧?
我想。
可是終究是強弩之末,無力回天。
哪怕他就寢的時間越來越短,哪怕他多么多么想再救吳國一把,一切都來不及了。
吳國,已經像是一根被白蟻蛀空的柱子。
那天,越王勾踐攻進國都。
夫差抱著我,披頭散發,眼神渙散。
“龍源,是我錯了。”
這是他第一次對我說他錯了。
我還沒回話,只見他用一條不知道何時早就準備好的白布蒙住雙眼。
他舉起我。
“我無臉見他。”
這是他最后一句話。
我的身上又占滿了鮮血。
他的鮮血充滿了悲痛和絕望,充滿了后悔與愧疚,而最后,是一絲絲的釋然和解脫。
或許從他準備白布的時候,就已經猜到這一天的到來了。
但這世界上哪里有后悔藥呢?
伍子胥沒有。
他夫差也沒有。
多疑讓伍子胥無法相信魚丈人,而且同樣讓夫差無法相信他。
我嘆了口氣。
這或許是無法改變的結局。
沒有人會相信深淵下的龍會一直盤踞在其中。
5.
我又陷入了沉睡。
一直到我也終究死去了。
我只知道后來帝王多疑,被迫害的忠良無數足以染紅錢塘江。
我還知道世人之后不稱“龍淵”,只稱我“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