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娶的媳婦是個知青,叫黃甜曲,在村里無親無靠的那種,本地人知道他的秉性,不愿意嫁過來,可不就是只能娶個外地的知青了嗎。
黃甜曲從省城來,一直盼著回城,沒想結婚嫁人,誰料想家里唯一親近的母親去世了,剩下的哥哥嫂嫂對她不聞不問,奔喪的時候還想著她人漂亮,要找個人家把她找立馬嫁出去,最好能給他嫂子換份好工作。
黃甜曲嚇的連夜回到了知青點,哥哥嫂嫂居然找上門來了,還沒放棄之前的想法,畢竟之前她母親寄過東西,問一問就找對地方了。
黃甜曲求大隊長,她不想被拉回去嫁人,大隊長就給她出主意,除非你現在在大隊變個對象出來,不然家里要你嫁人,這是家務事,他斷不了案子。
這就讓原身找到了機會,原身到了結婚的年紀,一直沒談上對象,這次聽說了知青點發生的故事,又看她確實漂亮,就上去花言巧語,說愿意幫她。
省城跟鄉下說的方言都不一樣,也沒有人跑去知青點告訴她陳宇杰的不靠譜,黃甜曲見他白白凈凈,長的一表人才就信了,原身竟是唯一“真心”對她好的人,她不想回城嫁給面都沒見過一次的人,早晚要嫁人,不如嫁個知冷知熱的,干脆就答應了原身。
原身靠著訛詐老大,把屋里頭帶著霉味的被褥東西翻新了一遍,成功將黃甜曲娶進門,不過娶到了也就不在乎了,他骨子懶散慣了,和黃甜曲有生活上的沖突就喊媽,活像一個媽寶男,在家什么都不干,等著媳婦和媽伺候。
原身高興的時候甜言蜜語,還會買東西送給新媳婦,不高興了就冷言冷語,晚上不著家,通宵打牌也是常有的事,黃甜曲這才發現他的真面目,但也晚了,她懷上了孩子。
孩子兩歲的時候,恢復高考了,黃甜曲要參加考試,原身不讓,她要復習讀書,孩子誰來帶,黃甜曲好說歹說,不會耽誤帶孩子,終于讓原身同意她試試,黃甜曲也是真的拼命考上去了,還考了個很不錯的大學。
原主不想媳婦出去讀書,覺得沒什么用,不如在家里帶孩子,幫家里干活,當面撕了黃甜曲的通知書,硬是不讓她去,還放話要是黃甜曲敢去,他就天天去他們學校鬧騰,說她拋夫棄子,看她能不能好好上學。
這么天天吵架,兩口子就疏于照顧小孩了,養到三歲的孩子夭折了,黃甜曲心如刀絞,覺得都是自己的錯,她也試著好好過日子,跟原身和好。
但是原身總有一千種辦法把家里搞得一團亂麻,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只有訛詐老大老二才能過上好日子。
老二在眼看他訛詐老大的時候就搬進老丈人家里,當上門女婿去了,后來又在老丈人幫助下在廠里當了工人,逢年過節才回來一次。
原身厚著臉皮去找二哥,帶點家里種的紅薯就在二哥家吃好的,還要打包帶走回家給黃甜曲吃。要是老二攆他,他就和左鄰右舍談談心,跟二哥廠里領導訴苦,說二哥二嫂家不讓他來。
老二夫妻都是工人,在這個年代,工人階級是社會上高人一等的存在,兩個人講究臉面,只能留他吃飯,送他東西,活像多養了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