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不缺同時代技術,生產力相對古代歲月來說也很高了。
但現在趙誠接觸兵事軍費裝備事宜,所以算是內行人了。那么在大宋官市上,要買一把大工匠制作的好長弓花費幾何?答案是:相當于后世花費幾萬買部車。
大宋講究秘方,這種技術活一定有很高的附加值,加之古代的技術生產力,沒什么神奇的復合材料,就全部依靠技術和經驗老道的木匠,以特殊木材處理工藝,反復定型,烘烤,風干,涂料等等工藝,來確定弓的耐用性以及推力。
神臂弓就是這種工藝的巔峰,也算大宋材料學的巔峰。擁有這種技術的人肯定是最頂尖的精英,于是集中在軍造監拿著更高的工資生產神臂弓,神臂弓就會更貴。
至于普通廂軍弓手用的那些弓么洗洗睡了,全是粗制濫造的心理安慰,嚴格說不是合格兵器,要不就是隨便拉幾下就折斷損壞,要不射個母雞還要距離近一些。
當然都頭用的弓就不是爛貨了,那真要花費近百貫采購了。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大宋軍費黑洞之大觸目驚心。
假設大宋有五萬個都頭(事實上只會更多),僅僅這些中級軍官的裝備,還不連戰馬和盔甲工資和貪污,就需要大宋一年財政的百分之五填進去。
就是這樣的原因,歷史上大宋財政的八層都用于軍費了。
將來后采取什么方式種田壯大先不說,現在擁有成本非常低、容易訓練又殺傷力基本合格的彈弓,于是信心和遠景白沉香是有些的。至于趙誠則只覺得是權宜之計,彈弓當然不是長久之法。
另外“婦女頂得半邊天”概念近乎把勞動人口和生產力翻倍。戰力上其實也同樣,根據書生的綱領,又基于白沉香乃是女性的事實,不用去刻意推動宣傳,羊山子的女性處于“解放”狀態。
哪怕是撿石灰石,搬運水泥等體力活,都有數量不算少的婦女參與。
白沉香指定的遠程作戰隊伍里,也有大約十分之一的女人。譬如現在,趙誠觀察他們訓練彈弓時發現,彈弓打的最好的是一隊母女,母親非常年輕,不漂亮也不難看,山民生活導致她皮膚略黑,話比較少。
女兒則是個十一歲小姑娘,就是剛剛那個搶鹽巴戰力爆表的丫頭。
仔細的觀察,小姑娘的彈弓技能在山寨中簡直一騎絕塵。
趙誠專門拿筆統計著,看著她打了大約二十槍,十五米的靶,她竟是沒一槍脫靶,且成績比較穩定,大約兩槍八環,五槍七環,最多集中六環五環。最差的也是三環,且不多。
功底和天賦不夠的人打不出這樣的穩定性。類似的技術活里,其實十環還是九環不太重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實際上是穩定性。
趙誠好奇的指著那小姑娘問,“這丫頭練了多久?”
白沉香道:“大約五日,比較勤奮積極,算訓練總數也就兩千發不到。之前沒讓她練習,但她總吵嚷著要打彈弓,后來末尾淘汰了一個老頭,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就讓她加入進去了。”
“有意思……”
趙誠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