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梭,今天就是與劉妙曲約定見面的日子,這應該是林朗月高考前最后一個可以休息的周末了,之后的一段時間大家都會全力以赴復習,他也不好搞特殊。
這兩天林朗月把主要精力放在武道功法之上,晉升“得竅”四重天之后,他感到不管是道法修行速度,還是武道修煉進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林朗月身上四條已開竅經脈上的眾多穴竅,每時每刻都在自主汲取周邊的天地靈氣并轉化為真氣,讓他省卻了不少修煉之功。
林朗月一早就來到白云山上繼續修煉,他一直到八點多鐘才收功起身,前往白云觀。
來到白云觀門口,劉妙曲早早就在門口等候,見到林朗月款款而來,連忙上前迎接,笑著說道:“林兄果然是守信之人。”
林朗月連說客氣,對方雖然有所求,但一直以禮相待,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林朗月自然以禮還之。
他跟隨劉妙曲身后向道觀深處走去,一路之上偶見幾名道士,別無他人。片刻之后就來到一座偏僻庭院之內,庭院平整廣闊,墻角種有數枚青竹,挺拔玉立,此刻正值春末,竹葉青翠欲滴,隨風搖動,發出一陣陣沙沙的聲音。
劉妙曲停下身來說道:“那人與我師父正在前面房內談天,請隨我來。”庭院盡頭有一道房,劉妙曲來到房門跟前,用手指輕輕一敲,發出一聲微響,隨后就聽房內傳出一道低沉的聲音:“是妙曲嗎?客人帶來了嗎?快快有請!”
劉妙曲畢恭畢敬地回道:“是,師父!”說完就打開房門,伸手請林朗月先進去。林朗月也不跟他客氣,邁步走入房內,進門就看到廳房內左首坐著一位中年道士,一身道袍,腰懸玉佩一枚,頭戴混元巾,發髻之上從左到右橫插著道簪,左為生,右為死,橫簪即為敬生惡死之意。在他旁邊則是一位身材粗壯的中年人,留著短須,濃眉大眼,面容剛毅,只是面色有些蒼白,在他身側站著一位年輕的女子,約摸二十歲左右,皮膚白皙,姿容秀麗,但神態之間有些倨傲,看見林朗月進來后不由皺了皺眉頭。
那道士身形修長,眉目清泠,自有一股出塵之意,見到林朗月進來后朗聲笑著說道:“貧道呂明彰,是劉妙曲的師父,你就是小徒提到的林朗月?快快請坐!”
林朗月點頭說是,落座之后直接問道:“不知前輩約我前來有何要事?”
呂明彰身邊那位中年人只是哈哈一笑,同時說道:“林小兄弟,鄙人張世雄,幸會幸會!今日邀你前來確實有事相商,不過在此之前,小兄弟是否可以陪我練練手?你放心,我不會傷你!”呂明彰與劉妙曲師徒二人都很驚訝,分別看向張世雄與林朗月。
林朗月尚未表態,呂明彰就解釋說道:“林小兄弟,你不要誤會,張兄從你練功所留下的痕跡判斷,你的武道實力在年輕